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中国工艺美术论文--民间工艺美术论文--面塑工艺美术论文

内蒙古河套地区面塑艺术研究--以杭锦后旗面塑艺术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1-17页
    0.1 选题意义第11-12页
    0.2 研究对象第12-13页
    0.3 主要研究方法第13-14页
    0.4 对面塑艺术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4-17页
第一章 河套面塑历史文化溯渊及生存现状的调查第17-30页
    1.1 河套面塑概说第17-18页
    1.2 内蒙古河套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农业发展状况第18-20页
        1.2.1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第18-19页
        1.2.2 人文环境与历史变迁第19-20页
        1.2.3 农业发展与经济状况第20页
    1.3 河套地区的民俗文化第20-22页
        1.3.1 农耕文化背景下的衣、食、住、行第21-22页
        1.3.2 礼俗信仰与多元文化的汇集第22页
    1.4 河套面塑探源与生存发展现状第22-26页
        1.4.1 移民文化因素对河套面塑的影响第23-24页
        1.4.2 河套面塑的传入历程第24-25页
        1.4.3 河套面塑的发展、兴盛与衰落第25-26页
    1.5 河套面塑的生存现状调查第26-30页
        1.5.1 制作工具及工艺流程第26-29页
        1.5.2 河套面塑传承人情况第29-30页
第二章 河套面塑的艺术分析第30-43页
    2.1 河套面塑的题材分类第30-33页
        2.1.1 人物造型——爬娃娃、莲花娃娃、莲生娃娃抱鱼、面人人、福手手第31页
        2.1.2 动物造型——十二生肖、鱼、寒燕、盘蛇枣山、兔子枣山等第31-32页
        2.1.3 植物造型——祭奠花馍、寿桃等第32-33页
        2.1.4 其它造型——面锁、庙会花馍等第33页
    2.2 河套面塑制作的工艺第33-34页
    2.3 造型的审美特点第34-36页
    2.4 色彩的运用第36-38页
    2.5 河套面塑的民俗意愿体现第38-41页
        2.5.1 仪式体现——孩子过十二岁生日、鬼节、除夕、清明节、老人过寿等第38-39页
        2.5.2 求祥愿望的体现——对命运的祈盼第39-40页
        2.5.3 教化体现——形象的民俗教科书第40-41页
    2.6 河套面塑与其它地区面塑艺术的对比分析第41-43页
第三章 内蒙古河套面塑的未来第43-49页
    3.1 继续拓展河套面塑的地域文化特点第43页
    3.2 可持续发展的迟缓及原因第43-46页
        3.2.1 经济发展带来的阻碍第44页
        3.2.2 社会变迁的制约第44页
        3.2.3 谁在传承?传承给谁?第44-46页
    3.3 对策及方法第46-49页
        3.3.1 对河套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即是对面塑等非遗项目的保护第46页
        3.3.2 切实可行的政策引导与加强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模式第46-47页
        3.3.3 对于河套面塑形成民俗文化产业的展望第47-49页
结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1:内蒙古河套地区面塑作品种类一览表第54-59页
附录2:河套面塑制作过程图解第59-61页
附录3:不同地区的面塑概况第61-64页
附录4:河套地区面塑艺术传承人及田野调查对象一览表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图形用户界面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研究
下一篇:三十多年来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