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钢铁材料微合金化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2.1 微合金钢组织超细化 | 第13-14页 |
1.2.2 微合金元素含量对钢强韧性及变形抗力的影响 | 第14-15页 |
1.3 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技术(DIFT) | 第15-18页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19-24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2.2 试验方案 | 第19-21页 |
2.2.1 单道次热模拟试验 | 第20页 |
2.2.2 多道次热模拟试验 | 第20-21页 |
2.3 实验室轧制试验 | 第21-22页 |
2.4 组织观察与性能检测 | 第22-23页 |
2.5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晶粒均匀度自动测量及其定量表征方法研究 | 第24-34页 |
引言 | 第24页 |
3.1 晶粒均匀度自动测量及其表征方法研究 | 第24-26页 |
3.1.1 本研究基本思路分析 | 第24-26页 |
3.2 晶粒均匀度求解公式建立 | 第26-27页 |
3.2.1 晶粒面积计算方法 | 第26-27页 |
3.2.2 晶粒粒径计算方法 | 第27页 |
3.3 晶粒均匀度的自动测量表征分类及其应用 | 第27-33页 |
3.3.1 本系统工程应用实例分析 | 第31-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逆相变对低碳微合金钢细晶提高率的影响研究 | 第34-48页 |
引言 | 第34页 |
4.1 DIFT逆相变的动力学思考 | 第34-35页 |
4.2 单道次变形试验结果分析 | 第35-41页 |
4.2.1 合金元素对DIFT逆相变的影响分析 | 第35-38页 |
4.2.2 变形量对DIFT逆相变的影响分析 | 第38-40页 |
4.2.3 DIFT逆相变的细晶提高率分析 | 第40-41页 |
4.3 多道次变形试验结果分析 | 第41-47页 |
4.3.1 变形道次对DIFT逆相变的影响分析 | 第41-43页 |
4.3.2 变形温度对DIFT逆相变组织细晶规律分析 | 第43-45页 |
4.3.3 道次间隔时间对逆相变组织细晶规律分析 | 第45-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亚动态相变及内生析出相对钢细晶提高率的影响研究 | 第48-60页 |
引言 | 第48页 |
5.1 DIFT亚动态相变行为研究 | 第48-50页 |
5.1.1 DIFT亚动态相变的动力学思考 | 第48-49页 |
5.1.2 DIFT逆相变和亚动态相变之间的关系 | 第49-50页 |
5.2 单道次变形试验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5.2.1 DIFT亚动态相变对细晶提高率的影响分析 | 第50-51页 |
5.3 内生析出相形核机制研究 | 第51-53页 |
5.4 内生析出相对超细晶提高率的影响分析 | 第53-56页 |
5.4.1 M(C,N)的析出对组织细化的影响分析 | 第54-56页 |
5.5 保温过程中的内生析出相分析 | 第56-59页 |
5.5.1 保温过程中内生析出相的粒度分析 | 第56-57页 |
5.5.2 内生析出相的分布均匀度分析 | 第57-5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高晶粒均匀度超细晶微合金热轧钢板的研制 | 第60-70页 |
引言 | 第60页 |
6.1 晶粒高均匀度的超细晶热轧钢板的研制 | 第60-65页 |
6.1.1 高晶粒均匀度微合金钢板的成分和热轧工艺设计 | 第61-65页 |
6.2 轧制工艺的关键工艺参数对试验钢的组织性能影响 | 第65-66页 |
6.2.1 试验钢的金相组织变化规律 | 第65-66页 |
6.3 轧制工艺的关键工艺参数对试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6-69页 |
6.3.1 轧制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6-67页 |
6.3.2 轧制工艺对试验钢板冷弯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67-6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70-71页 |
7.2 后续研究工作建议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科研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