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论文--法律社会学论文

中国视域下“民”的法文化解读--民本、子民与公民

摘要第2-5页
Abstracts第5-8页
导言第11-19页
    一、选题依据及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二、选题的价值意义第12-13页
    三、文献综述第13-17页
    四、研究方法第17页
    五、论文结构第17-19页
第一章 “民”的传统文化内涵——“民本”第19-28页
    第一节 “民”的概念界定第20-22页
    第二节 “民”的价值萌发——从神本到民本第22-25页
        一、神本——夏商的神本主义第22-23页
        二、天民合一——西周的民本主义第23-25页
    第三节 “民本”的意义阐释第25-28页
        一、立君为民第25-26页
        二、政在养民第26-28页
第二章 血缘伦理下“民”的异化——作为义务主体的“子民”第28-40页
    第一节 “子民”的身份基础——血缘伦理第28-34页
        一、伦理理念的内涵第29-30页
        二、政治伦理化:家国同构第30-34页
    第二节 “子民”的身份内涵第34-37页
        一、尊卑的等级设定第34-35页
        二、忠孝的义务设定第35-37页
    第三节 “子民”的身份维持——礼法结合第37-40页
        一、立法:亲亲尊尊,一准乎礼第37-38页
        二、司法:出礼入刑,执法原情第38-40页
第三章 法治文化下“民”的转型——走向权利主体的“公民”第40-57页
    第一节 公民的西方语境——公民内涵的历史演进第40-49页
        一、公民早期形态——古希腊时期的公民传统第41-43页
        二、公民权利的生成——近代市民社会与个人权利的形成第43-49页
    第二节 公民的中国实践——“公民”的本土化构建第49-57页
        一、近代中国“公民”概念的引进及流变:“国民”和“人民”第49-53页
        二、当前中国法治建设背景下的“公民”培育:国家与市场的互动第53-57页
结语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4-65页
后记第65-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氮氧芳香有机配体构筑的铜和银配位聚合物光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MgAgSb基合金的组织结构与热电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