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自组织网络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基于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应急通信概述 | 第11-23页 |
1.1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介绍 | 第11-17页 |
1.1.1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概述 | 第11-12页 |
1.1.2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发展历史 | 第12页 |
1.1.3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拓扑 | 第12-13页 |
1.1.4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构成 | 第13-14页 |
1.1.5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结构类型 | 第14-16页 |
1.1.6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技术特点 | 第16-17页 |
1.2 应急通信系统的介绍 | 第17-19页 |
1.2.1 应急通信系统概述 | 第17-18页 |
1.2.2 应急通信系统发展历史 | 第18页 |
1.2.3 应急通信的特点 | 第18-19页 |
1.3 基于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应急通信系统 | 第19-20页 |
1.4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前景预测 | 第20-21页 |
1.5 本人的工作 | 第21-22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关键技术研究 | 第23-36页 |
2.1 无线自组织网络系统简介 | 第23-24页 |
2.2 无线自组织网络关键技术 | 第24-25页 |
2.3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研究现状及挑战 | 第25-35页 |
2.3.1 网络容量的理论研究 | 第25-26页 |
2.3.2 通信协议栈 | 第26-32页 |
2.3.3 网络管理 | 第32-33页 |
2.3.4 安全 | 第33-34页 |
2.3.5 跨层设计 | 第34页 |
2.3.6 结论 | 第34-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无线自组织网络设备的研制 | 第36-57页 |
3.1 设备基本功能 | 第36-38页 |
3.2 网络协议及数据转发功能要求 | 第38-41页 |
3.2.1 数据转发功能 | 第38-40页 |
3.2.2 VLAN功能 | 第40页 |
3.2.3 地址管理和拨号管理功能 | 第40页 |
3.2.4 NAT功能 | 第40-41页 |
3.2.5 其他功能 | 第41页 |
3.3 设备发现功能 | 第41-43页 |
3.4 QOS功能 | 第43-44页 |
3.5 无线MESH接入功能 | 第44-47页 |
3.5.1 网状组网 | 第44页 |
3.5.2 动态速率切换 | 第44页 |
3.5.3 接入自动选频功能 | 第44-45页 |
3.5.4 回程自动选频功能 | 第45页 |
3.5.5 链路完整性 | 第45页 |
3.5.6 多种接入功能 | 第45页 |
3.5.7 接入控制功能 | 第45页 |
3.5.8 Qo S支持功能 | 第45-46页 |
3.5.9 软件升级功能 | 第46页 |
3.5.10无线回传带宽优化功能 | 第46页 |
3.5.11漫游切换功能 | 第46页 |
3.5.12射频管理 | 第46-47页 |
3.6 无线自组织网络设备的性能 | 第47-51页 |
3.6.1 无线性能要求 | 第47-49页 |
3.6.2 转发性能要求 | 第49-50页 |
3.6.3 无线回传性能要求 | 第50-51页 |
3.7 设备性能测试 | 第51-56页 |
3.7.1 室内测试 | 第51-53页 |
3.7.2 室外测试 | 第53-56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无线自组织网络在应急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第57-72页 |
4.1 无线自组织网络在应急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第57-70页 |
4.1.1 武警动态勤务管控系统简介 | 第57-59页 |
4.1.2 武警动态勤务管控系统方案 | 第59-62页 |
4.1.3 武警动态勤务管控系统基本业务功能 | 第62-63页 |
4.1.4 武警动态勤务管控系统方案优势 | 第63-67页 |
4.1.5 武警动态勤务管控系统测试 | 第67-70页 |
4.1.6 系统测试小结 | 第70页 |
4.2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72-74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72-73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5页 |
附录1规范性应用文件 | 第75-76页 |
附录2缩略语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78-80页 |
答辩决议书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