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2-16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2-15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5-16页 |
对象和方法 | 第16-22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1.1.1 诊断标准 | 第16页 |
1.1.2 排除标准 | 第16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6-20页 |
1.2.1 资料收集 | 第16-17页 |
1.2.2 人血清IL-18、IL-10测定 | 第17-19页 |
1.2.3 肝脂含量测定 | 第19-20页 |
1.3 分组方法 | 第20页 |
1.4 统计方法 | 第20-22页 |
结果 | 第22-31页 |
2.1 一般资料比较 | 第22-27页 |
2.1.1 对照组、痛风组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 第22-23页 |
2.1.2 血尿酸四分位法分组的临床资料比较 | 第23-25页 |
2.1.3 肝脂含量四分位法分组的临床资料比较 | 第25-27页 |
2.2 对照组、痛风组两组患者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检出率比较 | 第27-28页 |
2.3 痛风与NAFLD之间相关性分析 | 第28-31页 |
2.3.1 以NAFLD为因变量的二元logisitic回归分析 | 第28-29页 |
2.3.2 肝脂含量的单因素相关分析 | 第29页 |
2.3.3 以肝脂含量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29-31页 |
讨论 | 第31-40页 |
3.1 痛风/高尿酸血症与NAFLD的相互作用 | 第31-32页 |
3.2 高尿酸血症/痛风伴NAFLD的危险因素 | 第32-37页 |
3.2.1 肥胖 | 第33-34页 |
3.2.2 高血压 | 第34页 |
3.2.3 脂代谢紊乱 | 第34-35页 |
3.2.4 糖代谢紊乱 | 第35-36页 |
3.2.5 肝酶 | 第36-37页 |
3.3 炎症因子IL-18、IL-10在痛风患者发生NAFLD中的作用 | 第37-40页 |
3.3.1 IL-18 | 第37-38页 |
3.3.2 IL-10 | 第38-40页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5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2-53页 |
综述 | 第53-66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