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公司利用资产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研究--以星美联合为例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6-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6-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6-7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7-11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7-8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本文的贡献及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4-16页 |
2.1.1 ST制度 | 第14页 |
2.1.2 盈余管理 | 第14-15页 |
2.1.3 资产重组 | 第15-16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6-19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6页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6-17页 |
2.2.3 资产重组理论 | 第17-19页 |
3 ST公司盈余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19-24页 |
3.1 ST公司盈余管理现状 | 第19-21页 |
3.1.1 ST公司发展概况 | 第19页 |
3.1.2 ST公司与正常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区别 | 第19-20页 |
3.1.3 ST公司盈余管理方式 | 第20-21页 |
3.2 ST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分析 | 第21-24页 |
3.2.1 保市动机 | 第21-22页 |
3.2.2 报酬动机 | 第22页 |
3.2.3 融资动机 | 第22页 |
3.2.4 政治成本动机 | 第22-23页 |
3.2.5 避税动机 | 第23-24页 |
4 星美联合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 第24-43页 |
4.1 星美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背景介绍 | 第24-25页 |
4.1.1 星美联合简介 | 第24页 |
4.1.2 星美联合发展状况 | 第24-25页 |
4.2 重组方案介绍 | 第25-28页 |
4.2.1 重组方概况 | 第25-28页 |
4.2.2 星美联合与欢瑞世纪重组的动机 | 第28页 |
4.3 星美“摘帽”结果 | 第28-43页 |
4.3.1 摘帽手段及过程 | 第28-30页 |
4.3.2 星美“摘帽”后效果分析 | 第30-41页 |
4.3.3 资产重组后发展前景 | 第41-43页 |
5 ST公司盈余管理治理的对策建议 | 第43-46页 |
5.1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 | 第43页 |
5.2 提升ST公司会计人员的素质 | 第43页 |
5.3 完善会计政策和会计准则 | 第43-44页 |
5.4 完善证券市场监管 | 第44-45页 |
5.5 完善外部审计质量 | 第45-46页 |
6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