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消失模铸造概述 | 第10-12页 |
1.2.1 消失模铸造工艺过程 | 第10页 |
1.2.2 消失模铸造的特点 | 第10-11页 |
1.2.3 消失模铸造技术的应用范围 | 第11-12页 |
1.3 消失模铸造的发展 | 第12-14页 |
1.3.1 国外消失模铸造发展过程 | 第12-14页 |
1.3.2 国内消失模铸造发展状况 | 第14页 |
1.4 铸造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4.1 国内数值模拟研究情况 | 第14-15页 |
1.4.2 国内数值模拟研究情况 | 第15页 |
1.4.3 消失模铸造数值模拟发展 | 第15-17页 |
1.5 国内外主流模拟软件介绍 | 第17-18页 |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第二章 消失模铸造数值模拟方法 | 第21-31页 |
2.1 消失模铸造充型机理 | 第21页 |
2.2 消失模充型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2.2.1 泡沫模样的影响 | 第22页 |
2.2.2 真空度的影响 | 第22页 |
2.2.3 浇注温度的影响 | 第22-23页 |
2.2.4 涂层的影响 | 第23页 |
2.3 数学模型 | 第23-26页 |
2.3.1 充型过程数值模拟的数学模型 | 第23-24页 |
2.3.2 自由表面的流动及型壁边界条件 | 第24页 |
2.3.3 自由表面换热边界条件 | 第24页 |
2.3.4 压力边界条件 | 第24-25页 |
2.3.5 气隙压力方程 | 第25-26页 |
2.4 铸造数值模拟的常用方法 | 第26-27页 |
2.5 ProCAST简介 | 第27-30页 |
2.5.1 ProCAST分析模块 | 第28页 |
2.5.2 ProCAST分析能力 | 第28-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铸钢阀体原工艺方案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31-45页 |
3.1 阀体件特点及原工艺介绍 | 第31-33页 |
3.1.1 阀体件介绍 | 第31页 |
3.1.2 阀体件特点 | 第31-32页 |
3.1.3 初始工艺 | 第32页 |
3.1.4 初始工艺参数 | 第32-33页 |
3.2 原工艺铸造缺陷分析 | 第33页 |
3.3 原工艺模拟前处理 | 第33-38页 |
3.3.1 有限元网格的划分 | 第34-35页 |
3.3.2 相关参数的设定 | 第35-38页 |
3.4 原工艺充型凝固模拟分析 | 第38-42页 |
3.4.1 充型过程数值模拟及分析 | 第38-40页 |
3.4.2 凝固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 第40-41页 |
3.4.3 原工艺方案缩孔缩松数值模拟预测与实测结果对比 | 第41-42页 |
3.5 原工艺缺陷形成原因分析 | 第42-4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铸钢阀体件工艺方案的优化 | 第45-59页 |
4.1 工艺分析及改进思路 | 第45页 |
4.2 浇注系统设计 | 第45-47页 |
4.2.1 浇口位置的确定 | 第45页 |
4.2.2 浇道尺寸设计 | 第45-47页 |
4.3 两种工艺方案对比分析 | 第47-53页 |
4.3.1 第一种工艺方案的充型凝固模拟 | 第47-50页 |
4.3.2 第二种工艺方案的充型凝固模拟 | 第50-53页 |
4.3.3 两种方案对比总结 | 第53页 |
4.4 工艺参数优化 | 第53-56页 |
4.4.1 试验参数的选择 | 第54-55页 |
4.4.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55-56页 |
4.5 冒口的设计 | 第56-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59-61页 |
5.1 总结 | 第59页 |
5.2 展望以及不足之处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