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分子器件产生的背景 | 第10-11页 |
1.2 分子器件的起源与发展 | 第11-13页 |
1.3 分子器件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轮烯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 第14页 |
1.5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理论计算方法 | 第16-36页 |
2.1 密度泛函理论 | 第16-22页 |
2.1.1 玻恩-奥本海默近似(Born-Oppenheimer Approximation) | 第16-17页 |
2.1.2 哈特利-福克(Hartree-Fock)近似 | 第17-18页 |
2.1.3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18-19页 |
2.1.4 Kohn-Sham方程 | 第19-20页 |
2.1.5 交换关联势 | 第20-22页 |
2.2 格林函数方法 | 第22-24页 |
2.2.1 格林函数方法简介 | 第22页 |
2.2.2 平衡格林函数 | 第22-23页 |
2.2.3 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 | 第23-24页 |
2.3 分子器件电子输运性质的计算 | 第24-36页 |
2.3.1 Landauer-Büttiker公式 | 第24-25页 |
2.3.2 中心区格林函数的计算 | 第25-27页 |
2.3.3 电极表面格林函数的快速迭代法 | 第27-30页 |
2.3.4 分子器件电子输运计算方案 | 第30-32页 |
2.3.5 光电流计算公式 | 第32-33页 |
2.3.6 ATK和Nanodcal软件包 | 第33-36页 |
第三章 1,6 亚甲基[10]轮烯分子第一种器件结构的电输运和光电性质 | 第36-48页 |
3.1 引言 | 第36-37页 |
3.2 模型与方法 | 第37-3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6页 |
3.3.1 器件在有限偏压下的电输运特性 | 第39-44页 |
3.3.2 M_(Ni)器件在光照下的光电流的性质 | 第44-46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46-48页 |
第四章 不同构型的影响:1,6 亚甲基[10]轮烯分子第二种器件结构的电输运和光电性质 | 第48-58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模型与方法 | 第48-4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6页 |
4.3.1 器件在有限偏压下的电输运特性 | 第49-54页 |
4.3.2 M_(Ni)器件在光照下的光电流的性质 | 第54-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8-60页 |
5.1 总结 | 第58-59页 |
5.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