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引言 | 第9-17页 |
1.1 问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问题的缘起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5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第16-17页 |
1.4.1 研究重难点 | 第16页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16-17页 |
2.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概述 | 第17-25页 |
2.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内涵 | 第17-20页 |
2.1.1 中华民族共同体 | 第17-18页 |
2.1.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第18-19页 |
2.1.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 | 第19-20页 |
2.2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 | 第20-23页 |
2.2.1 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 | 第20-21页 |
2.2.2 中华民族共同抵御外辱捍卫了祖国的统一 | 第21页 |
2.2.3 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 第21-22页 |
2.2.4 中华民族共同丰富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 | 第22-23页 |
2.3 培育新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 第23-25页 |
2.3.1 是奠定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思想基础的重要举措 | 第23页 |
2.3.2 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 | 第23页 |
2.3.3 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迫切任务 | 第23-24页 |
2.3.4 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 第24-25页 |
3.新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现状分析 | 第25-45页 |
3.1 新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取得的成效 | 第27-35页 |
3.1.1 认同伟大祖国,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 | 第27-28页 |
3.1.2 认同中华民族,民族团结自觉性得到加强 | 第28-31页 |
3.1.3 认同中华文化,文化自信意识得到提升 | 第31-33页 |
3.1.4 认同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领导信念更加坚定 | 第33-34页 |
3.1.5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得到强化 | 第34-35页 |
3.2 新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 | 第35-40页 |
3.2.1 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内容不明确 | 第36-37页 |
3.2.2 家庭普遍忽略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 第37页 |
3.2.3 社会层面对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力度有限 | 第37-38页 |
3.2.4 部分学生对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认识不到位 | 第38-40页 |
3.3 新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0-45页 |
3.3.1 高校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重视度不够 | 第41页 |
3.3.2 家庭普遍对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淡漠 | 第41-42页 |
3.3.3 社会环境对中华民族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负面影响 | 第42-43页 |
3.3.4 部分学生狭隘民族意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削减 | 第43-45页 |
4.加强新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对策思考 | 第45-55页 |
4.1 社会应广泛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宣传教育 | 第45-47页 |
4.1.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 | 第45页 |
4.1.2 构建对公民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网络平台 | 第45-46页 |
4.1.3 营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社会氛围 | 第46-47页 |
4.2 高校要不断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途径载体 | 第47-51页 |
4.2.1 将加强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内容之中 | 第47-48页 |
4.2.2 完善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体制机制 | 第48-49页 |
4.2.3 发挥高校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 第49-50页 |
4.2.4 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载体 | 第50-51页 |
4.3 家庭要重视对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氛围的营造 | 第51-52页 |
4.3.1 提高家长综合素质是关键 | 第51页 |
4.3.2 提高家长对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认识是基础 | 第51-52页 |
4.3.3 营造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氛围是根本 | 第52页 |
4.4 增强学生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性 | 第52-55页 |
4.4.1 深化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性的认识 | 第52-53页 |
4.4.2 引导学生清醒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 第53页 |
4.4.3 培养各民族学生争做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骨干力量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