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陶粒与沥青的粘附性及陶粒沥青混凝土级配退化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陶粒的研发生产和应用状况概述第11-12页
        1.2.2 陶粒沥青混凝土综合性能的研究进展第12-15页
        1.2.3 陶粒沥青混凝土在工程应用中的进展第15-16页
        1.2.4 研究现状综合分析第16-17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20页
        1.3.1 研究目标第17-18页
        1.3.2 研究内容第18页
        1.3.3 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二章 原材料及其性能分析第20-26页
    2.1 集料的性能及性质分析第20-23页
        2.1.1 普通集料的性能及技术指标第20-22页
        2.1.2 陶粒的性能及技术指标第22-23页
    2.2 沥青的性能及技术指标第23-24页
        2.2.1 基质沥青的性能及技术标准第23-24页
        2.2.2 SBS改性沥青的性能及技术标准第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三章 陶粒与沥青的粘附性研究第26-42页
    3.1 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研究方法第26-28页
        3.1.1 集料与沥青粘附机理第26-27页
        3.1.2 沥青材料粘附性评价方法第27-28页
    3.2 比色分析法基本理论第28-30页
        3.2.1 朗伯-比尔定律及应用第29-30页
        3.2.2 分光光度计的光学系统组成第30页
    3.3 基于光电比色法的陶粒与沥青的粘附性研究第30-34页
        3.3.1 光电比色法基本理论第31页
        3.3.2 标准工作曲线的确定第31-32页
        3.3.3 粘附性实验及结果分析第32-34页
    3.4 陶粒与沥青粘附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4-41页
        3.4.1 沥青的粘度试验第34-35页
        3.4.2 集料碱值试验第35页
        3.4.3 集料的表面纹理特性第35-38页
        3.4.4 陶粒与沥青粘附性影响因素分析第38-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陶粒沥青混凝土级配退化试验研究第42-62页
    4.1 沥青混凝土的集料破碎现象与压实方式比较第42-43页
        4.1.1 沥青混凝土集料破碎现象第42-43页
        4.1.2 室内成型方式比较第43页
    4.2 陶粒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43-50页
        4.2.1 原材料的基本性能第44-45页
        4.2.2 陶粒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验研究第45-50页
    4.3 陶粒沥青混凝土在不同压实功作用下的级配退化第50-56页
        4.3.1 陶粒沥青混凝土级配退化试验第50-52页
        4.3.2 试验结果分析第52-56页
    4.4 基于分形理论的陶粒沥青混凝土级配退化规律研究第56-59页
        4.4.1 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分形理论第56-57页
        4.4.2 级配分形维数计算结果及分析第57-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2页
第五章 陶粒沥青混凝土压实特性研究第62-70页
    5.1 沥青混凝土压实机理第62页
    5.2 陶粒沥青混凝土的压实特性评价第62-67页
        5.2.1 试验准备第63-64页
        5.2.2 密实度曲线与斜率分析第64-67页
    5.3 基于能量理论的压实特性分析第67-69页
        5.3.1 沥青混凝土密实能量理论第67-68页
        5.3.2 试验结果分析第68-69页
    5.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70-71页
    6.2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氨酯空隙弹性路面混合料的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随机几何理论的水声传感器网络容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