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8-11页 |
| 1.1 研究起因 | 第8-9页 |
| 1.2 SSO的发展现状 | 第9页 |
| 1.3 研究目标 | 第9-10页 |
| 1.4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第2章 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11-35页 |
| 2.1 单点登录机制(SIGNSIGN-ON) | 第11-13页 |
| 2.1.1 代理认证模式 | 第11-12页 |
| 2.1.2 重指向模式 | 第12-13页 |
| 2.2 OPENID的单点登录认证 | 第13-17页 |
| 2.2.1 登录机制可能的安全风险 | 第15页 |
| 2.2.2 OpenID使用的现状分析 | 第15页 |
| 2.2.3 openid.org.cn的OpenID服务 | 第15-17页 |
| 2.3 网络文件共享服务 | 第17-19页 |
| 2.4 基于RBAC模型的角色访问控制 | 第19-20页 |
| 2.5 ACTIVEX插件 | 第20-23页 |
| 2.5.1 ActiveX插件的构成 | 第20-21页 |
| 2.5.2 控件的作用 | 第21-23页 |
| 2.6 HTTP传输协议 | 第23-25页 |
| 2.6.1 传输协议的特点 | 第24页 |
| 2.6.2 HTTP协议的传输方法 | 第24-25页 |
| 2.7 数据交换格式JSON的使用 | 第25-27页 |
| 2.7.1 JSON数据交换的结构 | 第26页 |
| 2.7.2 数据结构的范例 | 第26-27页 |
| 2.8 网络文件共享服务器(SAMBA) | 第27-30页 |
| 2.8.1 共享服务器的安装和运行 | 第27-28页 |
| 2.8.2 服务器的配置 | 第28-29页 |
| 2.8.3 服务器的权限管理 | 第29-30页 |
| 2.9 数据库服务器(MYSQL) | 第30-34页 |
| 2.9.1 数据库服务器的部署 | 第30-34页 |
| 2.10 IPV4地址 | 第34-35页 |
| 第3章 系统设计 | 第35-41页 |
| 3.1 用户的角色 | 第35页 |
| 3.2 用户的群组与岗位 | 第35-36页 |
| 3.3 数据库的架构 | 第36-37页 |
| 3.4 网络驱动器访问权限的配置 | 第37-39页 |
| 3.5 数据服务器的部署 | 第39-41页 |
| 3.5.1 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系统 | 第39页 |
| 3.5.2 服务器部署的模型 | 第39-41页 |
| 第4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41-53页 |
| 4.1 整个系统的构架 | 第41-43页 |
| 4.1.1 用户认证页面服务器 | 第41-43页 |
| 4.2 MYSQL数据库服务器 | 第43-47页 |
| 4.2.1 构建数据库信息 | 第43-46页 |
| 4.2.2 配置数据库的访问信息 | 第46-47页 |
| 4.3 文件服务器的配置(SAMBA) | 第47-49页 |
| 4.3.1 磁盘驱动器的权限配置 | 第47-49页 |
| 4.3.2 用户账户及权限管理 | 第49页 |
| 4.4 ACTIVEX组件设计 | 第49-53页 |
| 第5章 系统测试 | 第53-58页 |
| 5.1 申请网络共享空间 | 第53-54页 |
| 5.2 建立共享服务的账户信息 | 第54-55页 |
| 5.3 虚拟网路磁盘的挂载 | 第55页 |
| 5.4 系统用户使用流程 | 第55-58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59页 |
| 6.1 系统评价 | 第58页 |
| 6.2 展望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附录 自动配置磁盘共享账户 | 第63-68页 |
| 附件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