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杨树的生物学特性 | 第8页 |
1.2 能源与环境问题 | 第8页 |
1.3 木质素 | 第8-12页 |
1.3.1 木质素的组成 | 第8-9页 |
1.3.2 木质素的分布 | 第9页 |
1.3.3 木质素的用途 | 第9-10页 |
1.3.4 木质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10页 |
1.3.5 木质素代谢途径的调控 | 第10-12页 |
1.4 NAC转录因子家族 | 第12-15页 |
1.4.1 NAC家族的结构 | 第12页 |
1.4.2 NAC转录家族对木质素生物合成的调控 | 第12-13页 |
1.4.3 NAC转录因子盐胁迫应答 | 第13-15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2 杨树NAC家族基因分析 | 第16-2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6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16页 |
2.1.2 主要试剂盒 | 第16页 |
2.2 杨树应答盐胁迫NAC家族基因的筛选 | 第16-17页 |
2.2.1 RNA提取及反转录 | 第16-17页 |
2.2.2 RT-qPCR引物设计 | 第17页 |
2.2.3 荧光定量PCR分析 | 第17页 |
2.2.4 高通量测序 | 第17页 |
2.3 杨树NAC家族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第17-19页 |
2.3.1 RNA提取及反转录 | 第17页 |
2.3.2 荧光定量引物设计 | 第17-19页 |
2.3.3 荧光定量PCR分析 | 第19页 |
2.4 PtrNAC15基因组织特异性分析 | 第19页 |
2.4.1 RNA提取及反转录 | 第19页 |
2.4.2 小黑杨PtrNAC15基因RT-qPCR引物设计 | 第19页 |
2.4.3 荧光定量PCR分析 | 第19页 |
2.5 结果与分析 | 第19-25页 |
2.5.1 杨树NAC转录因子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9页 |
2.5.2 杨树应答盐胁迫NAC家族基因筛选 | 第19页 |
2.5.3 RT-qPCR与高通量测序结果比较 | 第19-22页 |
2.5.4 杨树NAC家族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第22-24页 |
2.5.5 PtrNAC15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 第24-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杨树PtrNAC15基因功能分析 | 第26-52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26页 |
3.1.2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第26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26页 |
3.1.4 溶液配制 | 第26-27页 |
3.2 过表达载体构建 | 第27-32页 |
3.2.1 RNA提取及反转录 | 第27页 |
3.2.2 基因克隆 | 第27-30页 |
3.2.3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第30-32页 |
3.3 转基因烟草的鉴定 | 第32-34页 |
3.3.1 转基因烟草的培育 | 第32页 |
3.3.2 转基因烟草的纯化 | 第32-33页 |
3.3.3 转基因烟草的鉴定 | 第33-34页 |
3.4 转基因烟草生长及纤维相关性状分析 | 第34-35页 |
3.4.1 烟草生长指标测定 | 第34页 |
3.4.2 木质素及纤维素含量测定 | 第34页 |
3.4.3 木质素及纤维素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第34-35页 |
3.4.4 转基因烟草间苯三酚染色 | 第35页 |
3.4.5 转基因烟草耐盐能力分析 | 第35页 |
3.5 启动子克隆与功能分析 | 第35-37页 |
3.5.1 启动子克隆 | 第35-36页 |
3.5.2 启动子载体构建 | 第36-37页 |
3.5.3 烟草瞬时侵染 | 第37页 |
3.6 结果与分析 | 第37-50页 |
3.6.1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第37-41页 |
3.6.2 转基因烟草的鉴定 | 第41-43页 |
3.6.3 转基因烟草特性分析 | 第43-48页 |
3.6.4 PtrNAC15基因启动子克隆与功能分析 | 第48-5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附录 | 第58-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