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以“长沙经验”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2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分析 | 第15-21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5页 |
2.1.1 行政审批的内涵 | 第15页 |
2.1.2 行政审批制度的内涵 | 第15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2.2.1 行政许可理论 | 第15-16页 |
2.2.2 公共选择理论 | 第16页 |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6-17页 |
2.2.4 企业家政府理论 | 第17页 |
2.3 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发展进程 | 第17-19页 |
2.3.1 起始阶段 | 第17-18页 |
2.3.2 摸索阶段 | 第18页 |
2.3.3 全面铺开阶段 | 第18-19页 |
2.3.4 纵深发展阶段 | 第19页 |
2.4 当前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 第19-21页 |
2.4.1 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 | 第19-20页 |
2.4.2 有利于补齐“制度短板” | 第20-21页 |
第3章 长沙市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现状分析 | 第21-32页 |
3.1 长沙市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践 | 第21-24页 |
3.1.1 减权放权 | 第21页 |
3.1.2 明确职责 | 第21-22页 |
3.1.3 制度创新 | 第22-23页 |
3.1.4 优化服务 | 第23-24页 |
3.2 长沙市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取得的成效 | 第24-28页 |
3.2.1 行政审批效率显著提高 | 第24-25页 |
3.2.2 政府职能得到有效转变 | 第25-26页 |
3.2.3 行政审批成本大幅度减低 | 第26-27页 |
3.2.4 民间参与投资建设进度加快 | 第27-28页 |
3.3 长沙市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3.3.1 行政审批实施权力越位 | 第28-29页 |
3.3.2 行政审批制约监管机制缺位 | 第29页 |
3.3.3 行政审批工作法治化建设失位 | 第29-30页 |
3.3.4 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化建设错位 | 第30页 |
3.4 长沙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制约因素 | 第30-32页 |
3.4.1 政府统管一切的权力思维 | 第30-31页 |
3.4.2 寻租利益既得者的阻碍 | 第31页 |
3.4.3 中央与地方政府信息不对称 | 第31-32页 |
第4章 国外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经验 | 第32-35页 |
4.1 美国的“行政推进型” | 第32-33页 |
4.2 日本的放松管制 | 第33页 |
4.3 新加坡的电子政务 | 第33-35页 |
第5章 深化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相关对策 | 第35-42页 |
5.1 厘清两种关系 | 第35页 |
5.1.1 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 第35页 |
5.1.2 厘清政府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 | 第35页 |
5.2 推进精准放权 | 第35-36页 |
5.2.1 切实下放权力 | 第35-36页 |
5.2.2 规范授权实施 | 第36页 |
5.3 创新监管机制 | 第36-38页 |
5.3.1 在信用监管上寻完备 | 第36-37页 |
5.3.2 在随机监管上求效能 | 第37页 |
5.3.3 在“智能”监管上提效率 | 第37-38页 |
5.4 优化政务服务模式 | 第38-39页 |
5.4.1 打造多元化政务服务前台 | 第38页 |
5.4.2 实现行政审批一次性办结 | 第38-39页 |
5.4.3 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 | 第39页 |
5.5 创建公平竞争环境 | 第39-42页 |
5.5.1 整顿市场环境 | 第39-40页 |
5.5.2 营造法治环境 | 第40页 |
5.5.3 解绑“双创”环境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