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颜料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颜料产品论文

有机可逆温致变色微胶囊颜料的制备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前言第8-20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温致变色材料第9-12页
        1.2.1 不可逆温致变色材料的变色机理第9-10页
        1.2.2 可逆温致变色材料的变色机理第10-12页
    1.3 有机可逆温致变色材料的微胶囊化第12-18页
        1.3.1 微胶囊技术特点第12-14页
        1.3.2 微胶囊技术的应用情况第14-15页
        1.3.3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第15-18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第18-20页
        1.4.1 研究背景第18-19页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9页
        1.4.3 研究内容第19-20页
2 有机可逆温致变色复配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20-37页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20-21页
        2.1.1 实验药品第20页
        2.1.2 实验仪器第20-21页
    2.2 实验方法及步骤第21-24页
        2.2.1 有机可逆温致变色复配物的制备第21-22页
        2.2.2 有机可逆温致变色复配物变色性能评价指标的测试方法第22-23页
        2.2.3 有机可逆温致变色复配物的表征第23-2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4-35页
        2.3.1 十四醇作为溶剂的有机可逆温致变色复配物第24-28页
        2.3.2 十六醇作为溶剂的有机可逆温致变色复配物第28-31页
        2.3.3 十八醇作为溶剂的有机可逆温致变色复配物第31-34页
        2.3.4 结晶紫内酯的变色原理第34-35页
        2.3.5 不同组分对变色性能的影响第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7页
3 温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变色性能第37-50页
    3.1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37-38页
        3.1.1 实验药品第37-38页
        3.1.2 实验仪器第38页
    3.2 实验方法及步骤第38-39页
        3.2.1 微胶囊的合成第38-39页
        3.2.2 微胶囊粒径测试第39页
        3.2.3 微胶囊包覆率测试第39页
    3.3 微胶囊性能测试及表征第39-40页
        3.3.1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第39页
        3.3.2 热稳定性测试第39页
        3.3.3 微胶囊耐酸碱测试第39-40页
        3.3.4 微胶囊耐溶剂测试第40页
        3.3.5 微胶囊变色性能测试第40页
        3.3.6 微胶囊耐循环次数测试第40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0-49页
        3.4.1 预聚反应条件对预聚体的影响第40-43页
        3.4.2 芯材的乳化第43-45页
        3.4.3 不同反应条件对微胶囊成型的影响第45-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4 微胶囊的分析与表征第50-55页
    4.1 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第50页
    4.2 微胶囊粒径分析第50-51页
    4.3 热稳定性分析第51-52页
    4.4 耐溶剂性分析第52页
    4.5 耐酸碱性分析第52-53页
    4.6 微胶囊变色情况测试第53-54页
    4.7 微胶囊耐循环次数分析第54页
    4.8 本章小结第54-55页
5 结论第55-58页
    5.1 结论第55-56页
    5.2 创新点第56-58页
6 展望第58-59页
7 参考文献第59-63页
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3-64页
9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中小银行发展对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商业银行制造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以A银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