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1. 日粮中氮的代谢 | 第11-12页 |
2. 硝酸盐的代谢 | 第12-19页 |
2.1 硝酸盐的代谢途径 | 第12-14页 |
2.2 硝酸盐的毒性 | 第14-15页 |
2.3 影响硝酸盐还原的因素 | 第15-19页 |
2.3.1 供氢体 | 第15页 |
2.3.2 瘤胃细菌 | 第15-16页 |
2.3.3 瘤胃真菌 | 第16-17页 |
2.3.4 瘤胃原虫 | 第17-18页 |
2.3.5 转运蛋白 | 第18页 |
2.3.6 其它因素 | 第18-19页 |
3. 对动物的影响 | 第19-20页 |
3.1 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19页 |
3.2 对瘤胃CH_4产量的影响 | 第19-20页 |
4. 瘤胃微生物研究技术 | 第20-22页 |
4.1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应用 | 第20-21页 |
4.2 高通量测序技术 | 第21-22页 |
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硝酸钾对湖羊瘤胃硝态氮消失率、发酵特性及血液高铁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23-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1.1 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 | 第24页 |
1.2 试验日粮及饲养管理 | 第24-25页 |
1.3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第25-26页 |
1.3.1 样品的采集及测定指标 | 第25页 |
1.3.2 指标测定方法 | 第25-26页 |
1.4 体外产气试验 | 第26-27页 |
1.5 统计分析 | 第2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3页 |
2.1 不同硝酸盐剂量对血液高铁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27页 |
2.2 不同硝酸盐剂量对瘤胃液pH值的影响 | 第27-28页 |
2.3 瘤胃液硝酸盐浓度的动态变化 | 第28-29页 |
2.4 瘤胃液亚硝酸盐浓度的动态变化 | 第29页 |
2.5 不同硝酸盐添加水平对氨态氮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2.6 不同硝酸盐添加水平对微生物蛋白浓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2.7 不同硝酸盐添加水平对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2.8 不同硝酸盐添加水平对体外产气速率和净产气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3. 讨论 | 第33-36页 |
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硝酸钾对湖羊瘤胃细菌的影响 | 第37-4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7-40页 |
1.1 试验动物和样品采集 | 第37-38页 |
1.2 总DNA提取 | 第38页 |
1.3 测序流程 | 第38-39页 |
1.3.1 PCR扩增 | 第38页 |
1.3.2 测序原始数据处理 | 第38-39页 |
1.4 Real-time PCR分析 | 第39页 |
1.5 数据分析 | 第39-4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2.1 硝酸盐剂量对瘤胃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2.2 硝酸盐剂量对瘤胃细菌β多样性的影响 | 第41页 |
2.3 细菌组成和群落结构分析 | 第41-43页 |
2.4 添加不同浓度硝酸盐对S.ruminatium和Cfetus相对倍数的影响 | 第43页 |
3. 讨论 | 第43-45页 |
4.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日粮硝酸钾剂量对湖羊瘤胃真菌和原虫的影响 | 第46-5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6-47页 |
1.1 试验动物和样品采集 | 第46页 |
1.2 总DNA提取 | 第46-47页 |
1.3 测序流程 | 第47页 |
1.3.1 扩增18S V4区 | 第47页 |
1.3.2 测序原始数据处理 | 第47页 |
1.4 数据分析 | 第4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1页 |
2.1 硝酸盐剂量对瘤胃真菌和原虫的多样性分析 | 第47-48页 |
2.2 硝酸盐剂量对瘤胃真菌和原虫p多样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2.3 日粮硝酸钾剂量对湖羊瘤胃真菌和原虫结构的影响 | 第49-51页 |
3. 讨论 | 第51-52页 |
4. 小结 | 第52-53页 |
全文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3-54页 |
1. 全文结论 | 第53页 |
2. 进一步研究设想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