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3页 |
1.1 超级电容器概述 | 第13-18页 |
1.1.1 超级电容器的原理及分类 | 第13-15页 |
1.1.2 超级电容器的特点及用途 | 第15-17页 |
1.1.3 超级电容器的发展历史 | 第17-18页 |
1.2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2.1 碳材料 | 第18页 |
1.2.2 导电聚合物材料 | 第18-19页 |
1.2.3 金属氧化物材料 | 第19-20页 |
1.3 钴的化合物作为超级电容器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4 锂离子电池概述 | 第21-25页 |
1.4.1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1.4.2 锂离子电池发展历史 | 第23-25页 |
1.5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25-30页 |
1.5.1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要求 | 第25页 |
1.5.2 碳材料 | 第25-27页 |
1.5.3 非碳材料 | 第27-30页 |
1.6 钴的化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30-31页 |
1.7 本论文的立题思想及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1.7.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1-32页 |
1.7.2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32-33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33-39页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33-35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33-34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34-35页 |
2.2 微纳米线阵列电极材料制备 | 第35页 |
2.2.1 泡沫镍基体前处理 | 第35页 |
2.2.2 Co(OH)_2和Co_3O_4微纳米线阵列电极材料制备 | 第35页 |
2.2.3 NiCo_2O_4微纳米线阵列电极材料制备 | 第35页 |
2.3 电极制备与电池和电容器组装 | 第35-36页 |
2.3.1 电池电极制备与组装 | 第35-36页 |
2.3.2 电容器电极制备与组装 | 第36页 |
2.4 电极材料的表征 | 第36-37页 |
2.4.1 X-射线衍射(XRD) | 第36-37页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SEM) | 第37页 |
2.4.3 透射电镜(TEM) | 第37页 |
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7-39页 |
2.5.1 循环伏安测试 | 第37-38页 |
2.5.2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38页 |
2.5.3 交流阻抗测试 | 第38-39页 |
第3章 Co(OH)_2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 | 第39-59页 |
3.1 引言 | 第39-40页 |
3.2 Co(OH)_2微纳米线阵列电极的表征 | 第40-42页 |
3.2.1 Co(OH)_2微纳米线的XRD表征 | 第40页 |
3.2.2 Co(OH)_2微纳米线电极的SEM表征 | 第40-41页 |
3.2.3 Co(OH)_2微纳米线的TEM表征 | 第41-42页 |
3.3 Co(OH)_2微纳米线阵列电极电容性能研究 | 第42-51页 |
3.3.1 循环伏安测试 | 第42-44页 |
3.3.2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44-46页 |
3.3.3 交流阻抗测试 | 第46-47页 |
3.3.4 多次循环后电化学测试 | 第47-49页 |
3.3.5 电解液浓度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 第49-51页 |
3.4 Co(OH)_2微纳米线阵列/活性炭混合电容器性能研究 | 第51-58页 |
3.4.1 活性炭单电极性能测试及混合电容器正负极质量比确定 | 第51-53页 |
3.4.2 循环伏安测试 | 第53-54页 |
3.4.3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54-56页 |
3.4.4 交流阻抗测试 | 第56-57页 |
3.4.5 多次循环后电化学测试 | 第57-5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Co_3O_4作为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 | 第59-83页 |
4.1 引言 | 第59-60页 |
4.2 Co_3O_4微纳米线阵列电极的表征 | 第60-62页 |
4.2.1 Co_3O_4微纳米线阵列电极的XRD表征 | 第60-61页 |
4.2.2 Co_3O_4微纳米线阵列电极的SEM表征 | 第61页 |
4.2.3 Co_3O_4纳米线的TEM表征 | 第61-62页 |
4.3 Co_3O_4微纳米线阵列电极电容性能研究 | 第62-72页 |
4.3.1 循环伏安测试 | 第62-64页 |
4.3.2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64-66页 |
4.3.3 交流阻抗测试 | 第66-67页 |
4.3.4 多次循环后电化学测试 | 第67-69页 |
4.3.5 电解液浓度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 第69-72页 |
4.4 Co_3O_4微纳米线阵列/活性炭混合电容器性能研究 | 第72-77页 |
4.4.1 循环伏安测试 | 第72-73页 |
4.4.2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73-75页 |
4.4.3 交流阻抗测试 | 第75-76页 |
4.4.4 多次循环后电化学测试 | 第76-77页 |
4.5 Co_3O_4微纳米线阵列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77-81页 |
4.5.1 循环伏安测试 | 第77-78页 |
4.5.2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78-80页 |
4.5.3 交流阻抗测试 | 第80-8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5章 NiCo_2O_4作为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 | 第83-109页 |
5.1 引言 | 第83-84页 |
5.2 NiCo_2O_4微纳米线阵列电极的表征 | 第84-86页 |
5.2.1 NiCo_2O_4微纳米线电极的XRD表征 | 第84页 |
5.2.2 NiCo_2O_4微纳米线阵列电极的SEM表征 | 第84-85页 |
5.2.3 NiCo_2O_4微纳米线的TEM表征 | 第85-86页 |
5.3 NiCo_2O_4微纳米线阵列电极电容性能研究 | 第86-93页 |
5.3.1 循环伏安测试 | 第86-88页 |
5.3.2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88-90页 |
5.3.3 交流阻抗测试 | 第90-91页 |
5.3.4 多次循环后电化学测试 | 第91-93页 |
5.4 NiCo_2O_4微纳米线阵列/活性炭混合电容器性能研究 | 第93-100页 |
5.4.1 循环伏安测试 | 第93-95页 |
5.4.2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95-97页 |
5.4.3 交流阻抗测试 | 第97页 |
5.4.4 多次循环后电化学测试 | 第97-100页 |
5.5 NiCo_2O_4微纳米线阵列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100-107页 |
5.5.1 循环伏安测试 | 第100-101页 |
5.5.2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101-105页 |
5.5.3 交流阻抗测试 | 第105-10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结论 | 第109-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2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成果 | 第122-123页 |
致谢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