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专利禁止重复授权制度概述 | 第12-23页 |
第一节 专利重复授权概述 | 第12-16页 |
一、 专利重复授权的基本涵义 | 第12-13页 |
二、 与专利重复授权相关的概念 | 第13-14页 |
三、 专利重复授权情形的分类 | 第14-16页 |
四、 可能造成专利重复授权的原因 | 第16页 |
第二节 禁止重复授权原则概述 | 第16-19页 |
一、 禁止重复授权原则的基本涵义 | 第17页 |
二、 禁止重复授权原则的理论依据及价值取向 | 第17-19页 |
第三节 禁止重复授权制度的基本构架 | 第19-23页 |
一、 禁止重复授权原则与抵触申请的关系 | 第19-20页 |
二、 禁止重复授权的制度剖析 | 第20-23页 |
第二章 我国专利禁止重复授权制度剖析 | 第23-41页 |
第一节 我国禁止重复授权制度的发展变迁 | 第23-28页 |
一、 禁止重复授权制度在立法层面的发展 | 第23-24页 |
二、 禁止重复授权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发展 | 第24-28页 |
第二节 我国禁止重复授权制度的现状与不足 | 第28-41页 |
一、 我国授权前制度的现状 | 第29-34页 |
二、 我国授权前制度的不足 | 第34-38页 |
三、 我国授权后制度的现状与不足 | 第38-41页 |
第三章 美国专利制度中的禁止重复授权制度 | 第41-48页 |
第一节 美国禁止重复授权制度概述 | 第41-43页 |
一、 美国禁止重复授权原则的起源与发展 | 第41-42页 |
二、 美国的禁止重复授权制度 | 第42-43页 |
第二节 美国禁止重复授权制度中的“同样的发明创造” | 第43-45页 |
一、 “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判断标准概述 | 第43-44页 |
二、 显而易见的“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判断方法 | 第44-45页 |
三、 美国“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判断标准的合理性解析 | 第45页 |
第三节 中美禁止重复授权制度的差异 | 第45-48页 |
一、 禁止重复授权制度的价值取向不同 | 第45-46页 |
二、 抵触申请的范围不同 | 第46-47页 |
三、 “同样的发明创造”判断标准不一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我国禁止专利重复授权制度的完善 | 第48-58页 |
第一节 美国禁止重复授权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 第48-51页 |
一、 注重对公众利益的保护 | 第48-49页 |
二、 扩大“同样的发明创造”的范畴 | 第49页 |
三、 统一抵触申请和重复授权审查中“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判断标准 | 第49-50页 |
四、 “在可专利性上区分”概念对跨类申请审查的启发 | 第50-51页 |
第二节 我国禁止专利重复授权制度完善的基本设想 | 第51-54页 |
一、 构建以公众利益为核心的禁止重复授权制度 | 第51-52页 |
二、 授权前制度的完善构想 | 第52-53页 |
三、 授权后制度的完善构想 | 第53-54页 |
第三节 我国禁止重复授权制度现有框架下的完善 | 第54-56页 |
一、 现有框架下立法层面的完善 | 第54-56页 |
二、 现有框架下实践层面的完善 | 第56页 |
第四节 对我国禁止重复授权制度发展的建议 | 第56-58页 |
一、 修改抵触申请范围 | 第56-57页 |
二、 将“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判断标准改为“相同或实质相同”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