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寻衅滋事罪的立法渊源及概念 | 第11-13页 |
(一) 寻衅滋事罪的立法渊源 | 第11页 |
(二) 寻衅滋事罪的概念 | 第11-13页 |
二、寻衅滋事罪的犯罪构成 | 第13-24页 |
(一) 寻衅滋事罪的客体 | 第13-14页 |
1、寻衅滋事罪的复杂客体说 | 第13页 |
2、寻衅滋事罪的单一客体说 | 第13-14页 |
(二) 寻衅滋事罪的客观方面 | 第14-17页 |
1、随意殴打他人的界定情节恶劣的理解适用 | 第14-15页 |
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理解适用 | 第15-16页 |
3、强拿硬要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恶劣的适用 | 第16页 |
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理解适用 | 第16-17页 |
5、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适用 | 第17页 |
(三) 寻衅滋事罪的主体要件 | 第17-19页 |
(四) 寻衅滋事罪的主观要件问题 | 第19-24页 |
1、寻衅滋事罪的罪过形式问题 | 第19-20页 |
2、寻衅滋事罪的目的问题 | 第20页 |
3、寻衅滋事罪的犯罪动机问题 | 第20-24页 |
三、寻衅滋事罪立法与司法困境中的探讨 | 第24-33页 |
(一) 寻衅滋事罪在现行立法中的困境 | 第24-26页 |
1、“情节恶劣、情节严重”的不确定性 | 第24页 |
2、刑罚设置的不合理性 | 第24-25页 |
3、缺少致人重伤、死亡的处置规定 | 第25-26页 |
(二) 寻衅滋事罪在司法实践中的困境探讨 | 第26-33页 |
1、寻衅滋事罪与其他罪的竞合 | 第26-27页 |
2、寻衅滋事罪与非罪的区分 | 第27-33页 |
四、寻衅滋事罪的存废之争与立法完善 | 第33-42页 |
(一) 寻衅滋事罪的存废之争 | 第33-35页 |
(二) 寻衅滋事罪对现行立法的完善建议 | 第35-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注释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