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 选题依据 | 第9页 |
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10-13页 |
1. 有关P2P网络借贷发展状况的综述 | 第10-11页 |
2. 有关信用风险研究及影响因素的综述 | 第11-12页 |
3. 综述述评 | 第12页 |
4. 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现状概述 | 第16-23页 |
(一)P2P网络借贷的起源及特点 | 第16页 |
(二)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模式 | 第16-18页 |
1. 国外网络借贷平台模式的概述 | 第16-17页 |
2. 我国P2P网络贷款平台的主要模式 | 第17-18页 |
(三)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现状 | 第18-21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 | 第23-27页 |
(一)借款人因素 | 第23-24页 |
(二)平台因素 | 第24-25页 |
1. 平台运营不善导致信用风险的形成 | 第24页 |
2. 内部管理因素 | 第24-25页 |
(三)行业因素 | 第25-26页 |
1. 相关监管的缺少及滞后 | 第25页 |
2. 社会征信体系不健全 | 第25-26页 |
3. 缺乏数据及共享精神 | 第26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宜信公司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评估 | 第27-37页 |
(一)宜信公司平台简介 | 第27-31页 |
1. 宜信公司简介 | 第27页 |
2. 宜信主要业务及产品介绍 | 第27-29页 |
3. 宜信业务运作流程 | 第29-30页 |
4. 宜信网贷平台风险防范的措施 | 第30-31页 |
(二)债权转让模式及其信用风险分析 | 第31-33页 |
1. 宜信的债权转让模式 | 第31-32页 |
2. 债权转让模式下信用风险分析 | 第32-33页 |
(三)类资产证券化模式及其信用风险分析 | 第33-35页 |
1. 传统资产证券化 | 第33-34页 |
2. 宜信的“类资产证券化”及信用风险分析 | 第34-35页 |
(四)与信托合作的模式及风险分析 | 第35-36页 |
1. 与信托合作的模式 | 第35页 |
2. 信用风险分析 | 第35-36页 |
(五)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宜信公司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7-44页 |
(一)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 第37-38页 |
(二)模型选择 | 第38-39页 |
(三)实证检验 | 第39-42页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第六章 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 | 第44-46页 |
(一)加强平台风控部门的建设,提高风险监控效率 | 第44页 |
(二)加强信息审核与数据收集,提高审核技术 | 第44-45页 |
(三)加强行业沟通,推行网贷行业数据共享 | 第45页 |
(四)完善信用体系,建立可持续的长效征信体制 | 第45页 |
(五)加强监管与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