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4-7页 |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10-19页 |
1.1 光学传感器 | 第10-12页 |
1.1.1 荧光化学传感器 | 第10-11页 |
1.1.2 化学发光传感器 | 第11页 |
1.1.3 比色传感器 | 第11-12页 |
1.2 模拟酶的基本理论 | 第12-13页 |
1.3 比色传感器材料的选择 | 第13-16页 |
1.3.1 碳基纳米材料 | 第13-14页 |
1.3.2 金属类纳米材料 | 第14-15页 |
1.3.3 复合纳米材料 | 第15-16页 |
1.4 比色传感器的应用 | 第16-18页 |
1.4.1 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1.4.2 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 第17页 |
1.4.3 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1.4.4 医疗诊断中的应用 | 第18页 |
1.5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7页 |
2.1 试剂与仪器 | 第19-21页 |
2.1.1 试剂 | 第19-20页 |
2.1.2 仪器 | 第20-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7页 |
2.2.1 Cu_2(OH)_3Cl-CeO_2模拟酶活性及对葡萄糖和胆固醇的检测 | 第21-23页 |
2.2.2 CuNPs/g-C_3N_4纳米片过氧化物模拟酶及对葡萄糖的检测 | 第23-25页 |
2.2.3 腐植酸模板合成铜纳米粒子的过氧化酶活性及对葡萄糖的检测 | 第25-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46页 |
3.1 Cu_2(OH)_3Cl-CeO_2模拟酶活性及对葡萄糖和胆固醇的检测 | 第27-32页 |
3.1.1 Cu_2(OH)_3Cl-CeO_2材料的表征 | 第27-28页 |
3.1.2 Cu_2(OH)_3Cl-CeO_2过氧化物酶活性 | 第28-29页 |
3.1.3 Cu_2(OH)_3Cl-CeO_2催化条件的优化 | 第29-30页 |
3.1.4 底物米氏常数的测定及催化机理的研究 | 第30-31页 |
3.1.5 Cu_2(OH)_3Cl-CeO_2比色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 | 第31-32页 |
3.2 CuNPs/g-C_3N_4纳米片过氧化物模拟酶及对葡萄糖的检测 | 第32-39页 |
3.2.1 CuNPs/g-C_3N_4纳米材料的表征 | 第32-33页 |
3.2.2 CuNPs/g-C_3N_4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研究 | 第33-34页 |
3.2.3 CuNPs/g-C_3N_4催化条件的优化 | 第34-35页 |
3.2.4 底物米氏常数的测定及催化机理的研究 | 第35-37页 |
3.2.5 CuNPs/g-C_3N_4比色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 | 第37-39页 |
3.3 腐植酸模板合成铜纳米粒子的过氧化酶活性及对葡萄糖的检测 | 第39-46页 |
3.3.1 CuNPs表征 | 第39-42页 |
3.3.2 CuNPs的催化活性及条件优化 | 第42-43页 |
3.3.3 米氏常数的测定和催化机理 | 第43-44页 |
3.3.4 CuNPs比色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 | 第44-46页 |
3.3.5 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46页 |
4 讨论 | 第46-50页 |
4.1 Cu_2(OH)_3Cl-CeO_2模拟酶活性及对葡萄糖和胆固醇的检测 | 第46-48页 |
4.2 CuNPs/g-C_3N_4纳米片过氧化物模拟酶及对葡萄糖的检测 | 第48-49页 |
4.3 腐植酸模板合成铜纳米粒子的过氧化酶活性及对葡萄糖的检测 | 第49-50页 |
5 结论 | 第50-51页 |
5.1 Cu_2(OH)_3Cl-CeO_2模拟酶活性及对葡萄糖和胆固醇的检测 | 第50页 |
5.2 CuNPs/g-C_3N_4纳米片过氧化物模拟酶及对葡萄糖的检测 | 第50页 |
5.3 腐植酸模板合成铜纳米粒子的过氧化酶活性及对葡萄糖的检测 | 第50-51页 |
6 创新之处 | 第51-52页 |
7 参考文献 | 第52-65页 |
8 致谢 | 第65-66页 |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