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引言 | 第7-12页 |
(一)劳动概念的基本阐释 | 第7-8页 |
(二)劳动概念的历史内涵 | 第8-9页 |
(三)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相关研究及述评 | 第9-12页 |
一、现代政治进步与现代劳资关系 | 第12-16页 |
(一)资本主义的政治进步 | 第12-13页 |
(二)现代劳资关系:人的本性的背离 | 第13-16页 |
二、资本的双重本质 | 第16-20页 |
(一)资本的进步性: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 第16-17页 |
(二)资本的限定性:宰制的阵痛 | 第17-18页 |
(三)“劳动概念”的出场:资本主义之“殇” | 第18-20页 |
三、劳动的双重属性 | 第20-32页 |
(一)马克思劳动思想的生发历程 | 第20-23页 |
(二)维持生命之“能” | 第23-27页 |
(三)超越现实之“根” | 第27-32页 |
四、走向自由的劳动与走向劳动的自由 | 第32-36页 |
(一)劳动作为人的“第一需要” | 第32-34页 |
(二)实现超越现实的“积极自由”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