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NET网络诊断方法及主要性能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自动化领域中通信网络的作用及技术要求 | 第8-9页 |
1.2 现行主要通信网络技术特点 | 第9-11页 |
1.2.1 CAN通信技术特点 | 第9页 |
1.2.2 RS485通信技术特点 | 第9页 |
1.2.3 Ethernet技术特点 | 第9-10页 |
1.2.4 ARCNET网络技术特点 | 第10-11页 |
1.3 网络诊断的作用 | 第11页 |
1.4 ARCNET网络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 第11-13页 |
1.4.1 国外应用现状 | 第11-12页 |
1.4.2 国内应用现状 | 第12-13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ARCNET网络构建及通信简介 | 第15-24页 |
2.1 ARCNET网络的构建 | 第15-17页 |
2.1.1 网络拓扑结构 | 第16页 |
2.1.2 网络传输介质选择 | 第16-17页 |
2.2 ARCNET网络信息传输机制 | 第17-23页 |
2.2.1 逻辑环的建立 | 第17-18页 |
2.2.2 节点的入网与退网 | 第18页 |
2.2.3 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 第18-20页 |
2.2.4 ARCNET协议的帧格式 | 第20-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ARCNET网络节点硬件设计 | 第24-30页 |
3.1 MCU控制模块 | 第24-25页 |
3.2 ARCNET通信模块 | 第25-27页 |
3.2.1 ARCNET协议控制器 | 第25-26页 |
3.2.2 RS485收发器 | 第26-27页 |
3.3 5口ARCNET HUB | 第27-29页 |
3.3.1 5口ARCNET Hub控制模块 | 第27-29页 |
3.3.2 5口ARCNET Hub收发器模块 | 第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ARCNET网络节点软件及诊断设计 | 第30-43页 |
4.1 软件设计总架构 | 第30-31页 |
4.2 系统初始化 | 第31-33页 |
4.3 ARCNET网络通信 | 第33-37页 |
4.3.1 COM20020初始化 | 第33-35页 |
4.3.2 数据发送 | 第35-36页 |
4.3.3 数据接收 | 第36-37页 |
4.4 ARCNET网络诊断 | 第37-42页 |
4.4.1 网络通信诊断 | 第38-39页 |
4.4.2 ARCNET协议分析仪设计 | 第39-4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ARCNET网络运行结果分析 | 第43-56页 |
5.1 网络数据波形 | 第43-45页 |
5.2 丢包检测及优化 | 第45-49页 |
5.3 误码检查 | 第49-53页 |
5.4 系统时延计算及测试 | 第53-5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6-57页 |
6.1 结论 | 第56页 |
6.2 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