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 ·地震损伤理论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利用单参数描述的损伤 | 第10-12页 |
| ·利用双参数描述的损伤 | 第12页 |
| ·论文研究的技术思路 | 第12-13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架构 | 第13页 |
| ·论文主要贡献点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地震作用下结构或构件损伤评价方法 | 第14-35页 |
| ·损伤 | 第14-15页 |
| ·损伤的形成过程 | 第14页 |
| ·损伤定义与衡量指标 | 第14-15页 |
| ·损伤指数 D 的性质 | 第15页 |
| ·损伤问题的三个研究层次 | 第15-25页 |
| ·基于损伤力学的材料层次的损伤 | 第15-19页 |
| ·基于破坏参数的构件层次的损伤 | 第19-22页 |
| ·结构整体的损伤 | 第22-25页 |
| ·常见的地震损伤评价准则 | 第25-35页 |
| ·单参数破坏准则 | 第25-30页 |
| ·双参数破坏准则 | 第30-31页 |
| ·现有的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 | 第31-35页 |
|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桥墩拟静力试验及试验现象 | 第35-47页 |
| ·试验目的 | 第35页 |
| ·试验概况 | 第35-39页 |
| ·桥墩模型试件设计 | 第35-36页 |
| ·材料特性 | 第36-39页 |
| ·试验方案 | 第39-42页 |
| ·试验系统 | 第39-40页 |
| ·加载制度 | 第40-42页 |
| ·量测内容 | 第42页 |
| ·试验过程及现象 | 第42-47页 |
| ·试验过程 | 第42-44页 |
| ·试验现象 | 第44-47页 |
|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桥墩试验结果分析及地震损伤评估模型 | 第47-75页 |
| ·损伤等级与损伤程度的关系 | 第47页 |
| ·低周反复水平加载作用下试件的试验结果分析 | 第47-63页 |
| ·建立的地震损伤评价准则 | 第63-75页 |
| ·引言 | 第63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63-73页 |
| ·建立的地震损伤评价准则的工程应用 | 第73-75页 |
| 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桥墩位移延性水平与地震损伤的关系 | 第75-87页 |
| ·钢筋混凝土桥墩延性设计的意义 | 第75页 |
| ·研究桥墩地震损伤水平与位移延性之间关系的意义 | 第75页 |
| ·墩柱损伤水平与位移延性关系的试验研究 | 第75-87页 |
| ·钢筋混凝土桥墩残余变形与位移延性水平的关系 | 第76-79页 |
| ·钢筋混凝土桥墩卸载刚度与位移延性水平的关系 | 第79-83页 |
| ·损伤水平与位移延性水平的关系 | 第83-87页 |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87-89页 |
| ·结论 | 第87-88页 |
| ·展望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