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民事其他法权论文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以监管为视角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引言第11-12页
2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概述第12-16页
    2.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模式第12-13页
    2.2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界定第13-14页
    2.3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与传统金融消费者的区别第14页
    2.4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内容第14-16页
3 保护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必要性第16-19页
    3.1 互联网金融中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第16-17页
        3.1.1 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低门槛性和专业复杂性第16-17页
        3.1.2 互联网金融主体间信息不对称第17页
    3.2 互联网金融存在安全隐患第17-19页
        3.2.1 互联网金融存在资金安全隐患第17-18页
        3.2.2 互联网金融存在信息安全隐患第18-19页
4 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第19-24页
    4.1 我国法律在保护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方面的规定现状第19-20页
        4.1.1 民法保护的困境第19-20页
        4.1.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困境第20页
    4.2 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管现状及问题第20-24页
        4.2.1 监管现状第20-21页
        4.2.2 监管问题第21-24页
5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域外保护及对我国的启示第24-29页
    5.1 美国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第24-26页
        5.1.1 美国对第三方支付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第24-25页
        5.1.2 美国对P2P平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第25页
        5.1.3 美国对众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第25-26页
    5.2 英国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第26-27页
        5.2.1 英国对第三方支付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第26页
        5.2.2 英国对P2P平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第26-27页
        5.2.3 英国对众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第27页
    5.3 域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第27-29页
6 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完善措施第29-34页
    6.1 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第29-31页
        6.1.1 确立倾斜、适度保护的基本原则第29页
        6.1.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第29-31页
    6.2 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管制度第31-34页
        6.2.1 树立正确的监管理念第31-32页
        6.2.2 进一步明确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监管主体第32页
        6.2.3 引入功能监管第32页
        6.2.4 建立横向监管体系第32-33页
        6.2.5 完善具体监管手段第33-34页
7 结论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索引第37-38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38-40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高能效数据收集算法研究
下一篇:宽带平面反射阵和多层频率选择表面研究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