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第一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知识的存在状态表释 | 第19-34页 |
第一节 教材中民俗文化知识的类别 | 第19-30页 |
第二节 教材中民俗文化知识涉及的文体 | 第30-31页 |
第三节 教材中民俗文化知识涉及的时地 | 第31-34页 |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材注释存在的若干问题 | 第34-41页 |
第一节 缺注 | 第34-36页 |
第二节 注释内容不准确 | 第36-38页 |
第三节 注释与文选本身相脱节 | 第38-41页 |
第三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知识点补释 | 第41-55页 |
第一节 古代文学作品补释部分 | 第41-50页 |
第二节 现当代文学作品补释部分 | 第50-55页 |
第四章 民俗文化知识点与文本教学间的关系 | 第55-64页 |
第一节 文本民俗知识与作品典型环境、人物形象塑造 | 第55-57页 |
第二节 文本民俗知识与作品情节结构 | 第57-59页 |
第三节 文本民俗知识与作品的地方色彩 | 第59-61页 |
第四节 文本民俗知识与作品的语言特色及风格 | 第61-64页 |
第五章 民俗内容教学的改进措施 | 第64-70页 |
第一节 学校微型特色民俗课程的开发,乡土教材的补充 | 第64-66页 |
第二节 教师自身民俗知识素养的提高与文本解读 | 第66-67页 |
第三节 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直观呈现民俗文化 | 第67-68页 |
第四节 引导学生参加专题性民俗文化活动促进教学 | 第68-70页 |
结语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