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15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5-17页 |
1.5.1 研究创新点 | 第16页 |
1.5.2 研究不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我国“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背景与历程 | 第17-22页 |
2.1 理论背景 | 第17-19页 |
2.1.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7-18页 |
2.1.2 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18-19页 |
2.2 我国“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的两种逻辑模式 | 第19页 |
2.3“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第19-22页 |
第三章 航运服务中心的设立背景与现有功能 | 第22-25页 |
3.1 航运服务中心的设立背景 | 第22页 |
3.2 航运服务中心功能介绍 | 第22-25页 |
3.2.1 政府服务 | 第22-23页 |
3.2.2 国际贸易和市场运营 | 第23页 |
3.2.3 社会监督 | 第23页 |
3.2.4 信息集散 | 第23-24页 |
3.2.5 人才交流 | 第24-25页 |
第四章 航运服务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5-32页 |
4.1 法律定位不够准确 | 第25-26页 |
4.2 双重管理造成职能难以行使 | 第26-27页 |
4.3 运行机制不完善 | 第27-29页 |
4.3.1 监督机制表面化、形式化 | 第27-28页 |
4.3.2 对进驻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缺乏激励机制 | 第28页 |
4.3.3 窗口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 第28-29页 |
4.4 通关审批业务量严重萎缩 | 第29-32页 |
4.4.1 业务量的萎缩现状 | 第29-30页 |
4.4.2 业务量萎缩的原因分析 | 第30-32页 |
第五章 航运服务中心发展对策 | 第32-45页 |
5.1 明确法律定位和职能范围 | 第32-34页 |
5.1.1 明确法律定位 | 第32-33页 |
5.1.2 明确职能范围 | 第33-34页 |
5.2 完善航运服务中心运行机制 | 第34-37页 |
5.2.1 完善政务公开机制 | 第34-35页 |
5.2.2 推进进驻审批部门“一口式”服务 | 第35页 |
5.2.3 规范办结时限 | 第35-36页 |
5.2.4 塑造“诚信服务、追求卓越”的行政文化 | 第36-37页 |
5.2.5 建立健全监督体系 | 第37页 |
5.3 采取多种措施应对业务量萎缩 | 第37-45页 |
5.3.1 完善和拓展服务功能 | 第37-40页 |
5.3.2 拓展航运指数多方发展 | 第40-42页 |
5.3.3 延伸服务,于腹地无水港设立服务窗口 | 第42-43页 |
5.3.4 推进电子政务的发展 | 第43-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