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语言学论文--语言规划论文

中东欧转型国家语言权利与小族语言保护研究--以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为例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致谢第7-15页
第1章 导论第15-51页
    1.1 研究背景第15-22页
        1.1.1 语言权利的重要性不断凸显第15-17页
        1.1.2 语言权利与小族语言保护密切相关第17-19页
        1.1.3 中东欧国家具有标本意义第19-22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第22-29页
        1.2.1 国外研究第22-26页
        1.2.2 国内研究第26-29页
    1.3 概念界定第29-49页
        1.3.1 语言权利第29-42页
        1.3.2 中东欧转型国家第42-44页
        1.3.3 小族语言第44-49页
    1.4 研究问题第49页
    1.5 论文结构第49-51页
第2章 分析框架第51-85页
    2.1 语言管理理论第51-60页
        2.1.1 “语管论”概述第51-52页
        2.1.2 “语管论”的核心概念第52-58页
        2.1.3 “语管论”的重要理论主张第58-60页
    2.2 语言权利事务管理机制描述框架第60-70页
        2.2.1 语言事务管理机制描述框架第60-67页
        2.2.2 语言权利事务管理机制描述框架第67-70页
    2.3 语言权利的实现维度第70-75页
    2.4 小族语言生存状况考察维度第75-81页
        2.4.1 有关语言活力评估的现有研究第75-79页
        2.4.2 本研究采用的语言生存考察维度第79-81页
    2.5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第81-83页
        2.5.1 研究方法第81页
        2.5.2 资料来源第81-83页
    2.6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3章 中东欧超国家语言权利事务管理机制及其转变第85-118页
    3.1 社会主义时期语言权利事务管理机制第86-96页
        3.1.1 苏联的语言管理理念第87-90页
        3.1.2 苏联语言事务管理机制演变概述第90-96页
    3.2 后社会主义时期语言权利事务管理机制第96-112页
        3.2.1 欧洲语言权利事务管理的相关法律规范第99-103页
        3.2.2 欧洲语言权利事务管理机构及其约束机制第103-112页
    3.3 超国家语言权利事务管理机制转变分析第112-117页
        3.3.1 管理主体从一元控制转向多方共与第112-113页
        3.3.2 管理理念从消融差异转向支持多元第113-115页
        3.3.3 管理方式从政治控制转向法律约束第115-116页
        3.3.4 管理环境从封闭压抑转向全面开放第116-117页
    3.4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第4章 捷克的语言权利事务管理和小族语言生存第118-156页
    4.1 语言社区概述第118-122页
        4.1.1 总体语言状况第118-119页
        4.1.2 小族语言社区介绍第119-122页
    4.2 现行语言权利事务管理机制及其沿革第122-144页
        4.2.1 整体机制上弱化语言管理第122-125页
        4.2.2 族际互动平和有序第125-133页
        4.2.3 管理规范外松内紧第133-135页
        4.2.4 管理主体明晰一贯第135-136页
        4.2.5 管理行为缓进微调第136-142页
        4.2.6 上下互动依章循序第142-144页
    4.3 小族群体语言权利的实现情况第144-149页
        4.3.1 法律地位次第有别第144-145页
        4.3.2 本体发展不受重视第145页
        4.3.3 司法行政限于局部第145-146页
        4.3.4 教育研究有限实现第146-148页
        4.3.5 传媒文化象征存在第148-149页
        4.3.6 社会应用范围有限第149页
    4.4 小族语言活力渐弱第149-154页
    4.5 本章小结第154-156页
第5章 斯洛伐克的语言权利事务管理和小族语言生存第156-190页
    5.1 语言社区概述第156-159页
        5.1.1 总体语言状况第156-157页
        5.1.2 小族语言社区介绍第157-159页
    5.2 现行语言权利事务管理机制及其沿革第159-179页
        5.2.1 整体机制上侧重语言管理第159-161页
        5.2.2 族际对抗趋于平衡第161-166页
        5.2.3 管理规范抑多于扬第166-171页
        5.2.4 管理主体高层牵头第171-172页
        5.2.5 管理行为消极被动第172-178页
        5.2.6 上下互动时有对抗第178-179页
    5.3 小族群体语言权利的实现情况第179-184页
        5.3.1 法律地位未有明文第179-180页
        5.3.2 本体发展自力更生第180-181页
        5.3.3 司法行政限于局部第181-182页
        5.3.4 教育研究限于少数第182-183页
        5.3.5 传媒文化资助有限第183-184页
        5.3.6 社会应用受到挤压第184页
    5.4 小族语言顽强生存第184-189页
    5.5 本章小结第189-190页
第6章 匈牙利的语言权利事务管理和小族语言生存第190-219页
    6.1 语言社区概述第190-194页
        6.1.1 整体语言状况第190-191页
        6.1.2 小族语言社区介绍第191-194页
    6.2 现行语言权利事务管理机制及其沿革第194-208页
        6.2.1 整体机制上倚重民族管理第194-197页
        6.2.2 族际互动日益紧密第197-200页
        6.2.3 管理规范全面赋权第200-202页
        6.2.4 管理主体倚重自治第202-203页
        6.2.5 管理行为积极有效第203-206页
        6.2.6 上下互动密切友好第206-208页
    6.3 小族群体语言权利的实现情况第208-214页
        6.3.1 法律地位一视同仁第208页
        6.3.2 本体发展依赖母国第208-209页
        6.3.3 司法行政流于纸面第209-210页
        6.3.4 教育研究差强人意第210-212页
        6.3.5 传媒文化趋于活跃第212-213页
        6.3.6 社会应用所见不多第213-214页
    6.4 小族语言表面繁华第214-218页
    6.5 本章小结第218-219页
第7章 国家管理对于语言权利实现的影响第219-250页
    7.1 三国管理机制的演进背景和动力来源第219-225页
        7.1.1 弃东亲西的国家转型取向第219-220页
        7.1.2 欲取姑予的国际关系构建第220-223页
        7.1.3 博施济急的内部利益协调第223-225页
    7.2 三国管理机制横向对比第225-234页
        7.2.1 整体分工各有侧重第225-227页
        7.2.2 理念规范趋于包容第227-230页
        7.2.3 管理主体主辅相济第230-232页
        7.2.4 互动渠道丰富灵活第232-234页
    7.3 三国管理行为与管理效果横向对比第234-242页
        7.3.1 法定地位区别对待第235-237页
        7.3.2 本体发展依赖母国第237页
        7.3.3 教育研究点到即止第237-239页
        7.3.4 司法行政多许少与第239-240页
        7.3.5 传媒文化有限支持第240-241页
        7.3.6 社会应用顺其自然第241页
        7.3.7 小结第241-242页
    7.4 国家管理对语言权利实现作用分析第242-248页
        7.4.1 管理效果易于彰显的维度第242-244页
        7.4.2 管理效果难以抵达的维度第244-245页
        7.4.3 社会文化管理和交际管理的背景作用第245-246页
        7.4.4 语言权利事务管理对族际关系的影响第246-248页
    7.5 本章小结第248-250页
第8章 语言权利视角下的小族语言保护第250-269页
    8.1 三国小族语言生存状况总结第250-255页
        8.1.1 代际传承逐渐衰微第250-251页
        8.1.2 人数占比两者皆低第251-252页
        8.1.3 使用领域限于局部第252-253页
        8.1.4 最新领域难以拓展第253页
        8.1.5 教学材料依赖母国第253页
        8.1.6 政府态度明扬实弃第253-254页
        8.1.7 本族态度代际分化第254-255页
        8.1.8 文献生产量低质次第255页
    8.2 语言权利如何影响小族语言生存第255-260页
        8.2.1 法定地位为语言生存提供基本保障第256-257页
        8.2.2 本体发展为语言应用提供有效载体第257页
        8.2.3 行政应用为提高地位发挥引领作用第257-258页
        8.2.4 教育研究为语言延续提供不绝动力第258-259页
        8.2.5 传媒文化为语言存在扩大影响范围第259页
        8.2.6 社会应用为语言传播增加工具价值第259-260页
    8.3 语言权利对小族语言保护的意义第260-265页
        8.3.1 语言权利为小族语言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空间第260-262页
        8.3.2 语言权利无法为小族语言的长存永续提供保障第262-263页
        8.3.3 同一管理机制下不同的语言获益不同第263-264页
        8.3.4 语言权利无法单独解决语言保护问题第264-265页
    8.4 三国小族语言未来透视第265-267页
        8.4.1 较大的语言会缓慢收缩第265-266页
        8.4.2 较小的语言会长期在边缘存在第266页
        8.4.3 失去人口补充的语言会逐渐消亡第266-267页
    8.5 本章小结第267-269页
第9章 三国案例对理论研究的启示第269-296页
    9.1 对语言权利研究的启示第269-284页
        9.1.1 语言权利的定义第269-278页
        9.1.2 语言权利的法律渊源第278-279页
        9.1.3 语言权利的实现层次第279-281页
        9.1.4 为语言权利而辩护第281-284页
    9.2 对语言管理理论的启示第284-289页
        9.2.1 思考利益关系的处理第284-286页
        9.2.2 定义“语管论”的研究对象第286-288页
        9.2.3 加强对超国家层次管理的研究第288-289页
    9.3 从“语言管理”到“语言治理”第289-294页
    9.4 本章小结第294-296页
第10章 结语第296-306页
    10.1 主要发现第296-302页
        10.1.1 中欧三国语言权利事务管理机制的主要特点第296-298页
        10.1.2 语言权利事务管理对小族语言权利实现的影响第298-299页
        10.1.3 语言权利实现对小族语言生存的影响第299-300页
        10.1.4 语言权利保障对小族语言保护的意义第300-302页
    10.2 研究反思第302-303页
        10.2.1 研究的不足第302-303页
        10.2.2 未来研究展望第303页
    10.3 余论第303-306页
参引文献第306-332页

论文共3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语政治新闻语篇的人际意义对比研究
下一篇: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语新闻标题的主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