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我国民族纠纷的基本内容 | 第10-17页 |
(一) 民族的概念 | 第10页 |
(二) 民族的特征 | 第10-11页 |
(三) 我国少数民族的现状和特点 | 第11-13页 |
(四) 民族纠纷的概念以及我国民族纠纷的性质和特征 | 第13-17页 |
二、中国民族纠纷的总体考察 | 第17-31页 |
(一) 建国以来民族关系的变化 | 第17-21页 |
(二) 我国民族纠纷的类型 | 第21-25页 |
(三) 当代中国民族纠纷的原因 | 第25-29页 |
(四) 当代我国民族纠纷的发展趋势 | 第29-31页 |
三、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 | 第31-33页 |
(一) 以法律和党的民族政策为依据,坚持"四个维护"的原则 | 第31页 |
(二) 坚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 | 第31页 |
(三) 坚持运用法律手段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 | 第31页 |
(四) 坚持提前着手,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的原则 | 第31-32页 |
(五) 要坚持充分相信、依靠各民族群众和干部的原则 | 第32页 |
(六) 坚持不得伤害民族感情和宗教感情的原则 | 第32-33页 |
四、当代中国少数民族问题的解决机制 | 第33-39页 |
(一) 完善民族政策 | 第33-34页 |
(二) 完善民族法律建设 | 第34-36页 |
(三) 加强社会环境建设 | 第36页 |
(四) 完善民族工作机构的各项能力 | 第36-38页 |
(五) 提高民族工作机构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 第38-39页 |
五、结语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