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文学批评史论文

网络文学批评特征论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绪论:网络文学批评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第9-14页
 1、媒介的变革和电子媒介的发展第9-11页
 2、文学生产及其产业化发展趋势第11页
 3、网络文学及其大众化批评兴起第11-12页
 4、科技推动下的信息革命导致信息时代到来第12-14页
一、网络文学批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第14-20页
 (一) 网络文学批评研究现状综述第14-15页
 (二) 网络文学批评的基本问题第15-18页
  1、网络文学批评发展及其概念的界定第15-16页
  2、网络文学批评与网络文学的关联第16页
  3、网络文学批评的性质第16-18页
  4、网络文学批评的作用及价值第18页
 (三) 网络文学批评特征研究的价值第18-20页
二、网络文学批评的交互式活动特征第20-33页
 (一) 网络文学批评活动的空间转换特征第20-25页
  1、网络文学批评活动的广场化与新闻化第21-22页
  2、网络文学批评活动的自由性与随意性第22-24页
  3、网络文学批评活动的随机性与策划性第24-25页
 (二) 网络文学批评活动资源再生性特征第25-29页
  1、网络文学批评生产与传播的信息化第26页
  2、网络文学批评信息与文学资源的循环生产第26-28页
  3、网络文学批评生产与网络文学生产一体化第28-29页
 (三) 网络文学批评活动的交互式生产特征第29-33页
  1、网络文学批评的市场化第29-31页
  2、网络文学批评的生产规律和批评规律的双重性第31-33页
三、网络文学批评主体的复合性特征第33-48页
 (一) 网络文学批评主体身份的复合性第33-37页
  1、网络文学批评主体广泛的参与性第33-36页
  2、网络文学批评主体身份的大众化第36-37页
 (二) 网络文学批评主体审美取向的去中心化第37-41页
 (三) 网络文学批评主体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第41-48页
  1、后现代文化语境隐喻的"解构"逻辑促成了多元化第42-46页
  2、网络媒体影响、改变和重塑着批评主体的价值取向第46-48页
四、网络文学批评文本的多样化特征第48-57页
 (一) 网络文学批评文本构成的多样性第48-51页
  1、双文本与多文本的交互参照第48-50页
  2、网络文学批评对象的扩大化与泛化第50-51页
 (二) 网络文学批评文本表达形式的多样性第51-57页
  1、网络文学批评文本个性化的语言风格第51-52页
  2、点评式、感悟式批评及批评的特殊形式第52-57页
五、网络文学批评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57-61页
 (一) 网络文学批评研究的理论意义第57-58页
  1、促进文学批评理论的转型和更新第57页
  2、丰富和完善文学理论第57-58页
 (二) 网络文学批评研究的实践意义第58-59页
  1、拓宽文学批评途径第58-59页
  2、批评与文学关系进一步贴近第59页
 (三) 网络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第59-61页
  1、网络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第59-60页
  2、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对策第60-61页
结语第61-62页
注释第62-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左传》用诗渊源考辨
下一篇:朱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