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电子元件、组件论文--微波过渡元件论文

Ku波段双工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滤波器的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毫米波双工器现有成果和发展前景第11-15页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以及指标第15-17页
第二章 滤波器理论第17-28页
    2.1 滤波器基础理论第17-18页
        2.1.1 滤波器基本概念第17-18页
        2.1.2 滤波器主要参数指标第18页
    2.2 滤波器的转换第18-25页
        2.2.1 低通原型滤波器原理第18-21页
        2.2.2 低通原型滤波电路元件参数第21-23页
        2.2.3 滤波器的转换第23-25页
    2.3 滤波器的实现第25-27页
        2.3.1 理查德变换第25-26页
        2.3.2 科洛达恒等变换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E面波导双工器设计第28-56页
    3.1 矩形波导传输特性分析第28-33页
    3.2 脊谐振腔设计第33-38页
        3.2.1 单脊谐振腔第34-36页
        3.2.2 T型脊谐振腔第36-38页
    3.3 单腔脊波导滤波器第38-41页
        3.3.1 耦合量与中心频率的调节方法第38-40页
        3.3.2 单腔带通滤波器第40-41页
    3.4 其他类型的脊谐振腔第41-46页
        3.4.1 双脊同侧结构第41-42页
        3.4.2 双脊交叉结构第42-44页
        3.4.3 三脊交叉结构第44-46页
    3.5 多腔级联波导滤波器第46-47页
        3.5.1 单脊波导带通滤波器设计第46-47页
    3.6 波导双工器的设计第47-55页
        3.6.1 RX滤波器的设计第47-51页
        3.6.2 TX滤波器的设计第51-52页
        3.6.3 公共端设计第52-55页
    3.7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双工器加工与测试第56-59页
    4.1 波导双工器加工第56-57页
    4.2 波导双工器测试第57-58页
    4.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总结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突触传输对神经元不规则放电的调控作用研究
下一篇:EDS分析的若干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