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香港立法会功能组别的历史与发展 | 第11-18页 |
第一节 港英政府时期的立法局功能组别 | 第11-13页 |
第二节 香港回归后的立法会功能组别 | 第13-18页 |
1、1998 年第一届立法会选举 | 第15-16页 |
2、2000 年第二届立法会选举 | 第16页 |
3、2004 年第三届立法会选举 | 第16-17页 |
4、2008 年第四届立法会选举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香港立法会功能组别的存在依据 | 第18-29页 |
第一节 法理依据——立法会功能组别与职业代表制理论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法律依据——立法会功能组别选举与普选原则 | 第20-26页 |
1、香港特区普选的法律依据 | 第21-22页 |
2、《基本法》中的普选 | 第22-23页 |
3、代议制与选举平等 | 第23-25页 |
4、2012 政治改革方案与功能组别的适应性 | 第25-26页 |
第三节 现实依据——立法会功能组别社会基础 | 第26-29页 |
第三章 香港立法会功能组别的作用 | 第29-34页 |
第一节 立法会功能组别保障香港社会各界均衡参与 | 第29-30页 |
第二节 立法会功能组别有利于维护香港繁荣稳定 | 第30-32页 |
第三节 立法会功能组别有利于维护香港行政主导的政治体制 | 第32-34页 |
第四章 香港立法会功能组别的缺陷及其完善 | 第34-40页 |
第一节 取消公司票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功能组别的调整 | 第36-38页 |
第三节 功能组别议员的表现有待提高 | 第38-4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后记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