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的缘由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一) 国外研究成果 | 第10-12页 |
(二) 国内研究成果 | 第12-14页 |
三、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4-15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二) 拟解决的的主要问题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喀琅施塔得事件”爆发的背景 | 第15-35页 |
第一节 兵变发生前喀琅施塔得水兵对布尔什维克党的支持 | 第15-22页 |
一、二月革命中的水兵 | 第15-17页 |
二、十月革命中的水兵 | 第17-20页 |
三、国内战争时期的水兵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喀琅施塔得事件”的缘起 | 第22-35页 |
一、苏维埃日益严重的独裁专制主义 | 第22-25页 |
二、苏俄国内经济局势恶化 | 第25-28页 |
三、农民起义和工人罢工的影响 | 第28-31页 |
四、喀琅施塔得水兵的自身要求得不到满足 | 第31-33页 |
五、苏俄政府的应对措施引起的不满 | 第33-35页 |
第二章 “喀琅施塔得事件”的发展及结果 | 第35-49页 |
第一节 喀琅施塔得风潮 | 第35-38页 |
第二节 武装镇压喀琅施塔得人的准备工作 | 第38-41页 |
第三节 喀琅施塔得防御战 | 第41-43页 |
第四节 苏俄政府对喀琅施塔得的强攻 | 第43-46页 |
第五节 “喀琅施塔得事件”的终结 | 第46-49页 |
第三章 “喀琅施塔得事件”的性质考辩 | 第49-63页 |
第一节 苏俄政府对外的宣传以及对事件的定性 | 第49-52页 |
第二节 “喀琅施塔得事件”的平反 | 第52-63页 |
一、承认“喀琅施塔得事件”参与者的合法性 | 第52-56页 |
二、否定苏俄政府对武装叛乱的指控及镇压 | 第56-63页 |
第四章 关于“喀琅施塔得事件”的几个思考 | 第63-73页 |
第一节 气候条件对“喀琅施塔得事件”是否有影响 | 第63-65页 |
第二节 苏俄政府以军事手段解决“喀琅施塔得事件”是否是迫于无奈 | 第65-66页 |
第三节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与“喀琅施塔得事件”是否有关 | 第66-73页 |
一、国内民众普遍对经济政策的不满 | 第66-68页 |
二、列宁经济思想的转变 | 第68-70页 |
三、“喀琅施塔得事件”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关系 | 第70-73页 |
结语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