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杜仲籽粕提取物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关系第12-14页
        1.1.1 成骨细胞是骨形成的重要功能细胞第13页
        1.1.2 破骨细胞是骨吸收的主角第13-14页
    1.2 骨质疏松症都与OPG/RANKL/RANK系统有关第14-16页
        1.2.1 OPG在骨重建中起关键作用第14-15页
        1.2.2 RANKL诱导破骨细胞成熟第15-16页
    1.3 生殖及免疫系统对骨质疏松的影响第16-18页
        1.3.1 雌激素受体与骨代谢的关系第16-17页
        1.3.2 维生素D受体与骨质疏松的关系第17页
        1.3.3 免疫系统对骨质疏松的影响第17-18页
    1.4 中医对骨质疏松的认识第18-20页
第二章 桃叶珊瑚苷对成骨细胞OPG/RANKL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第20-34页
    2.1 成骨细胞培养第20-22页
        2.1.1 实验仪器第20-21页
        2.1.2 实验试剂及耗材第21页
        2.1.3 试验动物第21页
        2.1.4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第21页
        2.1.5 原代成骨细胞培养方法第21-22页
        2.1.6 细胞换液及传代第22页
    2.2 实验药物配制第22页
    2.3 OPG、RANKL mRNA的测定第22-26页
        2.3.1 主要仪器第22-23页
        2.3.2 主要试剂及耗材第23页
        2.3.3 引物序列第23页
        2.3.4 主要试剂配制第23-24页
        2.3.5 成骨细胞总RNA的提取第24-25页
        2.3.7 反转录第25页
        2.3.8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第25-26页
        2.3.9 目的基因和管家基因(内参)相对表达量的计算第26页
    2.4 OPG、RANKL蛋白的测定第26-28页
        2.4.1 实验仪器第26-27页
        2.4.2 实验试剂及耗材第27页
        2.4.3 主要试剂配制第27页
        2.4.4 成骨细胞总蛋白的提取第27-28页
        2.4.5 蛋白质免疫印迹步骤第28页
    2.5 统计学分析第28-29页
    2.6 实验结果第29-32页
        2.6.1 成骨细胞形态学观察第29页
        2.6.2 OPG及RANKL mRNA表达第29-31页
        2.6.3 OPG及RANKL的蛋白表达第31-32页
    2.7 讨论第32-33页
    2.8 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杜仲籽粕对骨质疏松大鼠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影响第34-50页
    3.1 实验材料第35-37页
        3.1.1 实验仪器第35页
        3.1.2 实验试剂第35-36页
        3.1.3 实验试剂配制第36页
        3.1.4 实验药物第36页
        3.1.5 实验动物第36-37页
    3.2 实验方法第37-41页
        3.2.1 动物模型的建立第37页
        3.2.2 给药方案第37页
        3.2.3 尿样样本的收集及处理第37页
        3.2.4 血液样本的收集与处理第37页
        3.2.5 动物组织样本的收集第37-38页
        3.2.6 血液、尿液生化指标的测定第38页
        3.2.7 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测定第38-39页
        3.2.8 大鼠子宫中雌激素受体α、雌激素受体β的测定第39-40页
        3.2.9 大鼠脾脏中抗凋亡蛋白、促凋亡蛋白的测定第40页
        3.2.10 统计学分析第40-41页
    3.3 实验结果第41-48页
        3.3.1 ESE对PMOP大鼠体重的影响第41页
        3.3.2 ESE对PMOP大鼠脾脏、子宫重量的影响第41-42页
        3.3.3 ESE对PMOP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第42-43页
        3.3.4 ESE对PMOP大鼠尿DPD的影响第43-44页
        3.3.5 ESE对PMOP大鼠血清中IL-1、PTH、CT的影响第44-46页
        3.3.6 ESE对PMOP大鼠子宫ERα、ERβ的影响第46-47页
        3.3.7 ESE对PMOP大鼠脾脏Bcl-2、Bax的影响第47-48页
    3.4 讨论第48页
    3.5 小结第48-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山市政府工程招投标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下一篇:浅析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以西安市四所初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