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第一章 临床研究 | 第10-15页 |
| 1.1 病例来源 | 第10页 |
| 1.2 病例选择 | 第10-13页 |
| 1.3 观察条目 | 第13页 |
| 1.4 注意事项 | 第13页 |
| 1.5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3-14页 |
| 1.6 治疗方案 | 第14页 |
| 1.7 统计方法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临床疗效观察 | 第15-17页 |
| 2.1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第15页 |
| 2.2 治疗后6分钟步行试验疗效比较 | 第15页 |
| 2.3 治疗后BNP比较 | 第15页 |
| 2.4 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比较 | 第15-16页 |
| 2.5 治疗后房颤静息心率比较 | 第16页 |
| 2.6 心脏超声(LVEF)结果比较比较 | 第16页 |
| 2.7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观测 | 第16-17页 |
| 第三章 讨论 | 第17-21页 |
| 3.1 心衰导致心脏重构 | 第17页 |
| 3.2 心房重构与房颤形成 | 第17-18页 |
| 3.3 组方药物与现代药理学 | 第18-19页 |
| 3.4 对选用药物(倍他乐克)的分析 | 第19页 |
| 3.5 BNP在心衰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 3.6 结果分析 | 第20页 |
| 3.7 结论 | 第20-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21-23页 |
|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房颤的研究进展 | 第23-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 致谢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