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2.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四)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3-14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五) 创新点和不足 | 第14-15页 |
1. 创新点 | 第14页 |
2. 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和基本理论 | 第15-19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 经贸政策 | 第15页 |
2. 一带一路 | 第15-16页 |
(二) 基本理论 | 第16-19页 |
1. 要素禀赋理论与新要素理论 | 第16-17页 |
2.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 第17页 |
3. 相互依赖理论 | 第17-19页 |
二、中俄经贸政策及经贸发展概况 | 第19-28页 |
(一) 中俄经贸政策概述及合作基础 | 第19-23页 |
1. 中国对外经贸政策概述 | 第19-20页 |
2. 俄罗斯对外经贸政策概述 | 第20-21页 |
3. 中俄经贸合作基础 | 第21-23页 |
(二) 中俄政策调整对两国经贸发展的影响 | 第23-28页 |
1. 中俄经贸政策调整对中俄双边贸易总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2. 中俄经贸政策调整对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的影响 | 第24-28页 |
三、中俄经贸关系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原因分析 | 第28-35页 |
(一) 中俄经贸关系存在的问题 | 第28-32页 |
1. 俄罗斯政策存在的问题制约了中俄经贸的发展 | 第28-29页 |
2. 贸易结构不平衡 | 第29页 |
3. 贸易商品的科技含量较低 | 第29-30页 |
4. 贸易主体不平衡 | 第30-31页 |
5. 口岸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不足 | 第31-32页 |
(二) 中俄经贸关系存在问题的政策原因分析 | 第32-35页 |
1. 政治合作对经贸关系的推动不足 | 第32-33页 |
2. 现行政策对企业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不足 | 第33页 |
3. 现行政策不足以支持口岸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 第33页 |
4. 对俄经贸政策导向不能促进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 | 第33-35页 |
四、完善中俄经贸政策的对策建议 | 第35-41页 |
(一) 转变对俄贸易的政策导向 | 第35-36页 |
(二) 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 第36-37页 |
1. 支持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 第36页 |
2. 引导企业在俄罗斯建立产品加工基地 | 第36-37页 |
3. 引导企业加快产业升级 | 第37页 |
(三) 以政策推动为手段,改善经贸合作结构 | 第37-38页 |
(四) 转变经贸政策的着力点,促进中俄经贸主体的平衡发展 | 第38-39页 |
(五) 完善口岸经贸发展政策,提升口岸地区对俄经贸发展水平 | 第39-41页 |
1. 加大对口岸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 | 第39-40页 |
2. 推动完善口岸管理措施 | 第40页 |
3. 加快口岸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 第40页 |
4. 优化口岸贸易结构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