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缩写词和英汉对照 | 第10-11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 ·糖尿病研究进展 | 第11-20页 | 
| ·糖尿病的分类 | 第11-13页 | 
| ·糖尿病的细胞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 ·糖尿病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 ·综述II PTPIB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 ·PTPIB的结构 | 第20-21页 | 
| ·PTPIB的抑制剂 | 第21页 | 
| ·悬钩子属的植物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 ·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 第22页 | 
| ·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 ·发展趋势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树莓果实、叶不同提取部位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25-3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9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25页 | 
| ·方法 | 第25-29页 | 
| ·结果 | 第29-32页 | 
| ·树莓叶不同提取部位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29-30页 | 
| ·树莓叶不同提取部位多酚含量的测定 | 第30-31页 | 
| ·树莓果实花青素的提取纯化和含量测定 | 第31页 | 
| ·树莓不同提取部位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第31-32页 | 
| ·讨论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树莓果实、叶不同提取部位对PTP1B的抑制作用 | 第34-3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34页 | 
| ·方法 | 第34-35页 | 
| ·结果 | 第35页 | 
| ·树莓不同提取部位对PTP1B的抑制活性 | 第35页 | 
| ·讨论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不同时期树莓叶的黄酮含量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 第36-4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9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36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36页 | 
| ·方法 | 第36-39页 | 
| ·结果 | 第39-42页 | 
| ·不同时期树莓叶黄酮类含量的测定 | 第39-40页 | 
| ·不同时期树莓叶总多酚含量的测定 | 第40-41页 | 
| ·不同时期树莓叶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第41页 | 
| ·总黄酮含量以及总多酚含量与抗氧化的相关性分析 | 第41-42页 | 
| ·黄酮类物质颜色鉴定 | 第42页 | 
| ·讨论 | 第42-44页 | 
| 第五章 树莓茎黄酮提取、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第44-5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8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44页 | 
| ·方法 | 第44-48页 | 
| ·结果 | 第48-57页 | 
| ·树莓茎黄酮提取和抗氧化活性的单因素试验 | 第48-54页 | 
| ·纯化工艺 | 第54-57页 | 
| ·讨论 | 第57-59页 | 
| 第六章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鉴定树莓叶的黄酮类成分 | 第59-6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9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59页 | 
| ·方法 | 第59页 | 
| ·结果 | 第59-64页 | 
| ·讨论 | 第64-65页 | 
| 第七章 总结 | 第65-67页 | 
| 第八章 展望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7页 | 
| 致谢 | 第77-79页 | 
| 作者简介 | 第79-80页 | 
| 附件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