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论文研究方法概述 | 第7-14页 |
楔子 | 第14-16页 |
绪论 现代的金属雕塑 | 第16-19页 |
第一章 源自欧美的20世纪现代金属雕塑发展 | 第19-40页 |
第一节 从传统金工基础发展而来的现代金属雕塑 | 第21-26页 |
第二节 催化欧美金属雕塑发展的现代艺术风潮 | 第26-31页 |
第三节 毕加索与20世纪欧美现代金属雕塑的发展 | 第31-40页 |
第二章 两岸现代雕塑启蒙与现代金属雕塑的兴起 | 第40-73页 |
第一节 从欧美现代雕塑发展反思两岸现代雕塑的启蒙 | 第41-49页 |
第二节 大陆现代雕塑启蒙与现代金属雕塑的兴起 | 第49-56页 |
第三节 台湾现代雕塑启蒙与现代金属雕塑的兴起 | 第56-66页 |
第四节 两岸现代金属雕塑发展概况的对照 | 第66-73页 |
第三章 两岸现代金属雕塑中的现代性 | 第73-95页 |
第一节 以观念重新定义材料和美学的现代雕塑 | 第73-78页 |
第二节 从欧美的现代来反思两岸现代雕塑发展中的现代 | 第78-82页 |
第三节 两岸现代金属雕塑中所体现的“现代精神” | 第82-89页 |
第四节 两岸现代金属雕塑中所体现的“现代形式” | 第89-95页 |
第四章 两岸现代金属雕塑中的抽象形质 | 第95-113页 |
第一节 欧美现代雕塑的抽象及其美学 | 第97-100页 |
第二节 中华文化关于抽象的美学观念 | 第100-103页 |
第三节 两岸现代金属雕塑中的“几何抽象” | 第103-108页 |
第四节 两岸现代金属雕塑中的“表现主义抽象” | 第108-113页 |
第五章 两岸现代金属雕塑中的中国风格 | 第113-136页 |
第一节 两岸现代雕塑发展历程中的中国风格尝试 | 第114-117页 |
第二节 从中国风格的“美学内涵”来看两岸现代金属雕塑 | 第117-124页 |
第三节 从中国风格的“诠释手法”来看两岸现代金属雕塑 | 第124-129页 |
第四节 从中国风格的“符码运用”来看两岸现代金属雕塑 | 第129-136页 |
结语 | 第136-142页 |
附表 | 第142-204页 |
参考文献 | 第204-208页 |
致谢 | 第208-209页 |
作者简介 | 第2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