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戏剧艺术论文--中国戏剧艺术论文--地方剧艺术论文

“温州南戏新编系列工程”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5页
 1、“南戏新编系列工程”的概述与界定第9-11页
 2、“新编系列工程”与戏曲现代改编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3、本文的研究意义与基本结构第12-15页
一、“新编系列工程”的剧本改编第15-31页
 1、保留与承接第15-21页
   ·传统南戏的剧情框架第15-16页
   ·风趣通俗的人物对话第16-17页
   ·动作化的语言倾向第17-19页
   ·浓郁的温州地域特色第19-21页
 2、创新与突破第21-31页
   ·主题的立定与主线的凸显第21-23页
   ·时代与青春气息的流露第23-25页
   ·情节的削删与关目的修补第25-27页
   ·人物形象的细腻与丰满第27-31页
二、“新编系列工程”的舞台艺术第31-51页
 1、传统戏曲舞台特征的延留第31-42页
   ·简约:虚拟化的舞台布置第31-34页
   ·程式:“戏曲化”的舞台行动第34-37页
   ·意境:诗化的舞台意象第37-39页
   ·鲜明:聚焦式的演员塑形第39-42页
 2、新式舞美艺术的融汇第42-51页
   ·空灵和谐的舞台背景第42-44页
   ·检场人的新用第44-46页
   ·多维立体式的舞台空间第46-48页
   ·节奏化的舞台灯光第48-51页
三、“新编系列工程”与其他地方剧种的改编比较第51-75页
 1、《荆钗记》改编比较第51-56页
   ·川剧《荆钗记》第51-52页
   ·昆剧《荆钗记》第52-53页
   ·赣剧《荆钗记》第53-56页
 2、《白兔记》改编比较第56-62页
   ·潮剧《白兔记》第56-58页
   ·柳子戏《白兔记》第58页
   ·婺剧《白兔记》第58-59页
   ·湘剧《白兔记》第59-62页
 3、《拜月记》改编比较第62-67页
   ·评剧《拜月记》第62-63页
   ·湘剧《拜月记》第63-67页
 4、《杀狗记》改编比较第67页
 5、《张协状元》改编比较第67-72页
   ·莆仙戏《张协状元》第68-69页
   ·京剧《张协状元》第69-72页
 6、《洗马桥》改编比较第72-75页
   ·潮剧《洗马桥》第72-73页
   ·正字戏《刘文龙》第73-75页
四、“新编系列工程”对当下传统戏曲改编的启示以及留下的空间第75-91页
 1、提供的启示第75-79页
   ·剧本地位的提升第75-76页
   ·于全方位着眼的创新第76-77页
   ·对传统的继承与认知仍是基础第77-79页
 2、改编的途经第79-88页
   ·剪裁与过滤:对接传统戏曲与时代审美第79-81页
   ·移步不换形:平衡“经典化”与“现代化”第81-84页
   ·剧场上的诗:兼顾“文学性”与“剧场性”第84-88页
 3、留下的空间第88-91页
   ·关于“新编”之“新”第88-89页
   ·最终成品的形式种类有待拓展第89-91页
结语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9页
致谢第99-10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涡阳琴书的调查与研究
下一篇:张艺谋作品的文化创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