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琴书的调查与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序言 | 第9-13页 |
第一章 涡阳琴书的历史 | 第13-20页 |
1 涡阳琴书概述 | 第13-14页 |
2 涡阳琴书的文化背景 | 第14-15页 |
3 涡阳琴书的历史沿革 | 第15-17页 |
4 涡阳琴书的艺人与社团 | 第17-20页 |
·涡阳琴书社团 | 第17-18页 |
·涡阳琴书艺人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涡阳琴书的唱腔 | 第20-27页 |
1 唱腔结构 | 第20-23页 |
·〔凤阳歌〕 | 第20-21页 |
·〔垛子板〕 | 第21页 |
·〔四句腔〕 | 第21-22页 |
·〔慢板〕 | 第22-23页 |
·其它结构 | 第23页 |
2 腔词关系 | 第23-27页 |
·唱词声调与旋律高低走向的关系 | 第23-25页 |
·唱词节奏与音乐节奏强弱的关系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涡阳琴书的伴奏 | 第27-32页 |
1 涡阳琴书的伴奏方式 | 第27-28页 |
2 涡阳琴书中的主要伴奏乐器——扬琴 | 第28-30页 |
3 涡阳琴书中其它伴奏乐器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涡阳琴书的书目与表演 | 第32-38页 |
1 涡阳琴书书目 | 第32-33页 |
2 涡阳琴书的表演三功 | 第33-35页 |
·说功 | 第33-34页 |
·唱功 | 第34-35页 |
·做功 | 第35页 |
3 表演类型 | 第35-36页 |
4 表现特点 | 第36-38页 |
第五章 涡阳琴书的传承 | 第38-41页 |
1 涡阳琴书的困境 | 第38-39页 |
2 涡阳琴书的传承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附录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