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及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国外土地流转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国内土地流转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6-17页 |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框架 | 第17-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2 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概念 | 第20-23页 |
·农村土地 | 第20-21页 |
·农村土地产权 | 第21页 |
·土地流转 | 第21-22页 |
·土地流转形式 | 第22-23页 |
·农村土地流转的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地租理论 | 第23-24页 |
·土地产权理论 | 第24页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24-25页 |
·土地规模经营理论 | 第25-27页 |
3 衡阳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 | 第27-36页 |
·衡阳市农村土地流转的特点 | 第27-30页 |
·流转面积逐年递增 | 第27页 |
·流转形式灵活多样 | 第27-28页 |
·流转主体呈现多元 | 第28页 |
·流转力度不断加大 | 第28-29页 |
·流转成效日趋凸现 | 第29-30页 |
·衡阳市农村土地流转模式 | 第30-32页 |
·土地托管模式 | 第30页 |
·股田制模式 | 第30-31页 |
·村组集中模式 | 第31页 |
·企业带动模式 | 第31-32页 |
·衡阳市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成效 | 第32-34页 |
·有效遏制了耕地抛荒 | 第32页 |
·大力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 第32-33页 |
·加快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 第33页 |
·直接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第33页 |
·有效增加了农民土地经济收入 | 第33-34页 |
·衡阳市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农村土地流转操作不够规范 | 第34页 |
·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水准不高 | 第34页 |
·农村土地流转偏转正确方向 | 第34-35页 |
·农村土地流转环境不优 | 第35-36页 |
4 衡阳市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2页 |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36-37页 |
·Logistic模型分析 | 第37-42页 |
·模型构建 | 第38页 |
·变量的统计描述 | 第38-39页 |
·回归分析结果 | 第39-42页 |
5 促进衡阳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建议 | 第42-52页 |
·积极调动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 第42-43页 |
·加强农民的素质教育 | 第42页 |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 第42页 |
·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 | 第42-43页 |
·明确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管理职责 | 第43-44页 |
·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宣传 | 第43页 |
·加大对土地流转工作的协调 | 第43-44页 |
·规范土地流转的管理 | 第44页 |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 第44-46页 |
·制定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原则 | 第44-45页 |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政策 | 第45-46页 |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体系 | 第46页 |
·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 第46-49页 |
·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体系 | 第46-47页 |
·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 第47-48页 |
·构建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 | 第48-49页 |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配套建设 | 第49-52页 |
·健全农村劳动力市场 | 第49页 |
·加快农业产业集聚发展 | 第49-50页 |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 | 第50-5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论文结论 | 第52页 |
·论文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件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