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青春期心理的校园景观设计方法初探--以遵义市习水县寄宿制中学规划设计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6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4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价值与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15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20页 |
·关于校园设计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16页 |
·关于青春期心理研究现状分析 | 第16-18页 |
·关于寄宿制中学的研究现状分析 | 第18-19页 |
·文献述评 | 第19-20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总体构架 | 第20-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课题研究的总体框架 | 第22-24页 |
·创新之处 | 第24页 |
·小结:问题的由来 | 第24-26页 |
第2章 核心概念的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26-38页 |
·青春期心理 | 第26-32页 |
·青春期的定义与特征 | 第26-27页 |
·青春期的相关理论 | 第27-32页 |
·寄宿制中学校园的相关内容 | 第32-33页 |
·寄宿制中学的概念 | 第32页 |
·基于寄宿制中学在校园设计中的一些反思 | 第32-33页 |
·校园空间 | 第33-36页 |
·空间 | 第33-34页 |
·外部空间 | 第34-36页 |
·校园景观 | 第36-37页 |
·景观的概念 | 第36页 |
·校园景观 | 第36页 |
·校园景观设计与教育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国内外校园景观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 第38-46页 |
·我国校园景观的发展历程 | 第38-39页 |
·西方校园景观的发展历程 | 第39-40页 |
·发展、变革与成熟 | 第39-40页 |
·新方向 | 第40页 |
·中西方教育及校园的对比分析 | 第40-41页 |
·中学校园的特殊性体现 | 第41-43页 |
·使用主体的特殊性 | 第41页 |
·中学校园的特点和要求 | 第41-42页 |
·中学校园建设的问题和挑战 | 第42-43页 |
·发展趋势与特点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校园景观设计实例分析 | 第46-62页 |
·我国当代中学校园设计的优秀案例赏析 | 第46-53页 |
·北京石景山区某中学 | 第46-47页 |
·青岛开发区育才初级中学 | 第47-49页 |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设计 | 第49-53页 |
·西方当代中学校园设计优秀案例赏析 | 第53-57页 |
·法国蒙顿Paul Valery中学校园设计 | 第53-54页 |
·法国Jean Moulin中学校园设计 | 第54-56页 |
·美国加州branson(布兰森)中学学生食堂 | 第56-57页 |
·借鉴与学习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中学校园外部空间优化设计的细分类别 | 第62-70页 |
·中学校园外部空间分类 | 第62-64页 |
·容易被忽视的灰色空间 | 第62-63页 |
·容易被忽视的边界空间 | 第63-64页 |
·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 | 第64-66页 |
·校园外部空间次序的组织方式 | 第66-68页 |
·按行为模式来划分 | 第66-67页 |
·按交往距离来划分 | 第67页 |
·按景观视觉来划分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6章 设计实践——以贵州习水五中新校区为例 | 第70-92页 |
·中学生校园景观需求现状调研与分析研究 | 第70-71页 |
·调研的对象与主要内容 | 第70页 |
·调研材料及方法 | 第70页 |
·使用主体调查问卷与分析 | 第70-71页 |
·从青春期的心理需求看中学校园 | 第71-76页 |
·从自我同一性心理来看校园景观 | 第71-73页 |
·从儿童社会心理来看校园景观 | 第73-74页 |
·从皮革马利翁效应来看校园景观 | 第74-76页 |
·从影响空间尺度的主要因素来看中学校园 | 第76-83页 |
·从青春期使用者的生理角度来看中学校园 | 第76-78页 |
·从青春期使用者的行为角度来看中学校园 | 第78-81页 |
·从青春期使用者的时间维度来看中学校园 | 第81-83页 |
·创新与设想——贵州习水五中新校区规划设计 | 第83-89页 |
·“寓教于景,启智于心”的细节设计 | 第83-84页 |
·“六大分区,六个主题”的总图规划 | 第84-87页 |
·多样化的流线设计 | 第87-88页 |
·贴近生活的小空间 | 第88-89页 |
·衍生与发展 | 第89-90页 |
·中学生对于景观的需与求 | 第89-90页 |
·中学生对于美的需与求 | 第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7章 结论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2页 |
附录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