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兼业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基于规模化视角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论 | 第10-19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2-17页 |
五、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六、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9页 |
第一章 农户兼业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第19-24页 |
第一节 农户兼业的含义及类型 | 第19-20页 |
一、农户兼业化基本概念 | 第19页 |
二、兼业农户划分标准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农户兼业的相关理论 | 第20-24页 |
一、农户经济行为理性理论 | 第20-21页 |
二、机会成本理论 | 第21-22页 |
三、地租理论 | 第22页 |
四、边际收益理论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我国农户兼业与农业经营规模的现状 | 第24-32页 |
第一节 农户兼业化现状分析 | 第24-28页 |
一、农户兼业化的发展现状 | 第24-26页 |
二、农户兼业形成的原因 | 第26-28页 |
第二节 我国农业经营规模的相关概况 | 第28-32页 |
一、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现状 | 第28-29页 |
二、我国农业规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三、有关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及其影响因素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我国农户兼业与农业经营规模的实证分析 | 第32-38页 |
第一节 农户兼业有关实证研究综述 | 第32-33页 |
一、学者关于农户兼业实证方法的不同 | 第32-33页 |
二、学者关于农户兼业实证数据的不同 | 第33页 |
三、学者关于农户兼业实证模型的不同 | 第33页 |
第二节 关于农户兼业与农业规模二者的实证分析 | 第33-38页 |
一、指标的选取及处理 | 第34页 |
二、数据和变量说明 | 第34-35页 |
三、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第35-38页 |
第四章 国外农户兼业与农业经营规模的状况 | 第38-44页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农户兼业的状况 | 第38-41页 |
一、国外农户兼业的相关概况 | 第38-40页 |
二、国外农户兼业化的主要道路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国外农业规模化的相关概况 | 第41-42页 |
一、发达国家的农业规模化 | 第41-42页 |
二、国外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有关政策 | 第42页 |
第三节 国外农户兼业化对我国的启示 | 第42-44页 |
一、小规模兼业农户在农户中将占主导地位 | 第43页 |
二、适度规模的专业化生产有利于农业向现代化转型 | 第43页 |
三、专业农户与兼业农户并存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我国农户兼业及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44-49页 |
第一节 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户兼业相关制度体系 | 第44-46页 |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 第44-45页 |
二、改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 第45页 |
三、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 第45-46页 |
第二节 推动农业高效发展的科技政策 | 第46-47页 |
一、农业现代化科技研发和推广 | 第46-47页 |
二、深化农业现代化科技应用 | 第47页 |
第三节 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效用 | 第47-49页 |
一、政府应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组织 | 第47-48页 |
二、建立教育和培训体系,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