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引言 | 第11-2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2页 |
| ·毛竹生态学及形态学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毛竹地下部分生长及分布规律 | 第13-14页 |
| ·毛竹基因组序列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测序技术的产生、现状及前景 | 第15-19页 |
| ·转录组学的发展及RNA-seq技术的应用 | 第19-20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毛竹基因组测序文库制备 | 第21-35页 |
| ·取样地概况 | 第2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 ·实验步骤 | 第22-35页 |
| ·毛竹总RNA提取 | 第22-25页 |
| ·RNA质量分析 | 第25-26页 |
| ·总RNA纯化 | 第26-27页 |
| ·RNA-seq文库构建 | 第27-31页 |
| ·转录组测序流程 | 第31-35页 |
| ·原始数据过滤 | 第32页 |
| ·转录组数据的分析 | 第32页 |
| ·BLAST比对 | 第32-33页 |
| ·ALL-Unigene功能注释及COG分类 | 第33页 |
| ·Unigene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第33-34页 |
| ·差异表达基因代谢通路分析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实验数据结果及分析 | 第35-63页 |
| ·转录组原始数据整理 | 第35-37页 |
| ·毛竹与拟南芥同源基因整理 | 第37页 |
| ·毛竹笋芽、鞭梢芽、鞭芽表达基因的拟南芥同源基因功能注释 | 第37-48页 |
| ·鞭梢芽与鞭芽基因的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 | 第39-42页 |
| ·笋芽与鞭芽基因的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 | 第42-45页 |
| ·鞭梢芽与笋芽基因的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 | 第45-48页 |
| ·不同组织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第48-63页 |
| ·毛竹鞭梢芽与笋芽、鞭芽差异基因的比对 | 第48-63页 |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7页 |
| ·结论 | 第63-65页 |
| ·COG_ONTOLOGY分析总结 | 第63页 |
| ·GOTERM_BP_FAT功能注释分析总结 | 第63-64页 |
| ·KEGG_PATHWAY分析总结 | 第64页 |
| ·PIR_SUPERFAMILY分析总结 | 第64-65页 |
| ·讨论 | 第65页 |
| ·创新性 | 第65-66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66-67页 |
| ·不足 | 第66页 |
| ·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