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微量元素生物学功能概述 | 第14-15页 |
·微量元素需要量的研究 | 第15-16页 |
·研究微量元素需要量的意义 | 第15页 |
·微量元素需要量研究的方法 | 第15-16页 |
·微量元素组合添加的研究 | 第16-17页 |
·微量元素组合式研究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微量元素组合式研究进展和方向 | 第17页 |
·微量元素在小肠的吸收机制研究 | 第17-20页 |
·铜在小肠的吸收 | 第17-18页 |
·铁和锰在小肠的吸收 | 第18-19页 |
·锌在小肠的吸收 | 第19-20页 |
·铜、铁、锌和锰在动物体内的沉积和周转 | 第20-21页 |
·铜、铁、锌和锰对肉鸡营养生理代谢的影响 | 第21-23页 |
·铜、铁、锌、锰对肉鸡采食行为的调控 | 第21-22页 |
·铜、铁、锌和锰对肉鸡消化吸收的影响 | 第22页 |
·铜、铁、锌、锰对肝脏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 | 第22-23页 |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微量元素表观存留率的影响 | 第25-33页 |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25-28页 |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试验设计和动物 | 第25页 |
·试验日粮 | 第25页 |
·饲养管理 | 第25-26页 |
·测定指标和方法 | 第26-28页 |
·统计分析 | 第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0页 |
·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对肉鸡生产性能和死亡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对肉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 第29页 |
·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对肉鸡微量元素表观存留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讨论 | 第30-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对肉鸡微量元素代谢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33-45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试验材料 | 第33页 |
·试验设计 | 第33页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33-35页 |
·统计分析 | 第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40页 |
·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对十二指肠金属离子转运载体表达的影响 | 第35-37页 |
·日粮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对肉鸡血浆和肝脏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日粮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对肉鸡肝脏、脾脏和胸肌中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 | 第38-39页 |
·粪便中微量元素的浓度与其添加浓度间的回归分析 | 第39-40页 |
·讨论 | 第40-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对肉鸡肠道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以及肝脏物质代谢的影响 | 第45-53页 |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45-47页 |
·试验材料 | 第45页 |
·试验设计 | 第45页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45-47页 |
·统计分析 | 第47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50页 |
·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对肉鸡胰腺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第47-48页 |
·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对肉鸡小肠形态的影响 | 第48页 |
·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对肉鸡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对肝脏营养代谢关键因子表达的影响 | 第49-50页 |
·讨论 | 第50-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总体结论与建议 | 第53-54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53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53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3页 |
附录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