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1页
目录第11-14页
1 引言第14-16页
2 绪论第16-35页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简介第16-17页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第17-19页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17-18页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特点第18-19页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概述第19-24页
     ·碳负极材料第20-22页
     ·氧化物负极材料第22-23页
     ·氮化物负极材料第23页
     ·Sn基负极材料第23-24页
   ·硅负极材料研究现状第24-32页
     ·硅/金属复合材料第24-25页
     ·硅/碳复合材料第25-27页
     ·硅薄膜材料第27-28页
     ·纳米结构的硅材料第28-31页
     ·粘结剂对硅基材料性能的影响第31-32页
   ·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第32-33页
     ·高温热解法第32页
     ·高能球磨法第32-33页
     ·化学气相沉积法第33页
     ·溶胶-凝胶法第33页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33-35页
3 硅电极材料中的配比优化及机械混合法改性的研究第35-47页
   ·引言第35页
   ·实验第35-37页
     ·粘结剂含量对硅电极循环性能的影响第35-36页
     ·导电剂对硅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36页
     ·粘结剂对硅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36页
     ·机械混合法制备硅/石墨(Si/G)复合材料第36-37页
   ·材料性能表征第37-38页
     ·材料物理性能表征第37页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7-38页
   ·结果与讨论第38-46页
     ·Si颗粒的物理性能第38-39页
     ·粘结剂含量对硅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39-42页
     ·导电剂对硅电极循环性能的影响第42-43页
     ·粘结剂对硅电极循环性能的影响第43-44页
     ·机械混合法制备的Si/G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第44-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4 喷雾干燥法制备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第47-61页
   ·引言第47页
   ·实验第47-49页
     ·喷雾干燥技术第47-49页
     ·Si/C复合材料的合成第49页
     ·Si/G/C三相复合材料的合成第49页
   ·材料性能表征第49-50页
     ·材料的物理性能表征第49-50页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第50页
   ·结果与讨论第50-60页
     ·Si/C复合材料的性能第50-53页
     ·Si/G/C复合材料的性能第53-60页
     ·两种硅/碳复合材料的性能比较第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5 高温热解法制备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第61-77页
   ·引言第61页
   ·实验第61-62页
     ·以聚偏氟乙烯为碳源的复合材料的制备第61-62页
     ·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的复合材料的制备第62页
   ·材料性能表征第62-63页
     ·材料的物理性能表征第62页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第62-63页
   ·结果与讨论第63-75页
     ·聚偏氟乙烯为碳源的复合材料第63-67页
     ·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的复合材料第67-74页
     ·PVDF和(C_6H_(10)O_5)_n热解碳的比较第74-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硅/碳复合材料合成方法的讨论第76-77页
6 VC电解液添加剂对Si/C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77-88页
   ·引言第77页
   ·实验第77-78页
     ·Si/C复合材料的制备第77-78页
     ·实验方案设计第78页
   ·材料性能表征第78-79页
     ·材料的物理性能表征第78页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第78-79页
   ·结果与讨论第79-86页
     ·所制备硅/碳复合材料的性能第79-81页
     ·VC含量对循环性能的改善第81-86页
   ·本章小结第86-88页
7 结论与创新点第88-92页
   ·结论第88-89页
   ·创新点第89-92页
参考文献第92-106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第106-109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耐久性衰减与再生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