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图录 | 第10-12页 |
表录 | 第12-13页 |
注释表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3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LIBS 检测技术的优点 | 第15-16页 |
·LIBS 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LIBS 的基础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LIBS 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21页 |
·论文结构与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LIBS 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与实验系统 | 第23-36页 |
·激光等离子体的产生过程 | 第23-24页 |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辐射过程 | 第24-26页 |
·分析等离子体的理论模型 | 第26-27页 |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特征参数的测算方法 | 第27-30页 |
·等离子体电子数密度的测定方法 | 第27-28页 |
·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的测定方法 | 第28-30页 |
·LIBS 检测系统的组成 | 第30-35页 |
·激光光源 | 第31-32页 |
·光谱仪 | 第32-33页 |
·光学系统 | 第33-34页 |
·探测仪器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LIBS 的实验条件优化 | 第36-51页 |
·LIBS 实验条件优化的背景与意义 | 第36-37页 |
·序贯试验法优化 LIBS 的实验条件 | 第37-43页 |
·实验装置 | 第37-38页 |
·ICCD 探测延迟时间对光谱信号的影响 | 第38-40页 |
·ICCD 的门宽对光谱信号的影响 | 第40-41页 |
·激光脉冲能量对光谱信号的影响 | 第41-43页 |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 LIBS 实验参数 | 第43-50页 |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 第43-45页 |
·规划与开展实验 | 第45-47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激光诱导铝合金等离子体的特性研究 | 第51-63页 |
·激光等离子体特性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51-52页 |
·激光诱导铝合金等离子体的时间演化过程研究 | 第52-58页 |
·LIBS 光谱检测装置 | 第52页 |
·等离子体的时间演化图像 | 第52-55页 |
·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的时间演化过程 | 第55-57页 |
·等离子体电子数密度的时间演化过程 | 第57-58页 |
·激光脉冲能量对激光诱导铝合金等离子体物理特性的影响 | 第58-61页 |
·不同激光脉冲能量下的等离子体图像 | 第58-60页 |
·激光脉冲能量对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的影响 | 第60页 |
·激光脉冲能量对等离子体电子数密度的影响 | 第60-61页 |
·局部热力学平衡(LTE)验证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LIBS 技术对茶叶的种类识别研究 | 第63-76页 |
·茶叶检测的背景与意义 | 第63-64页 |
·实验部分 | 第64-65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5-75页 |
·判别分析方法 | 第65-69页 |
·茶叶样品的 LIBS 光谱 | 第69-71页 |
·判别分析法对茶叶种类的识别 | 第71-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9页 |
·总结全文 | 第76-77页 |
·研究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