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硅藻的生态学特征 | 第10-12页 |
·硅藻的生物学特性 | 第10-11页 |
·硅藻的多样性研究及分类方法 | 第11页 |
·硅藻的生物监测 | 第11-12页 |
·重金属污染特性及水体重金属污染评价体系 | 第12-15页 |
·重金属污染定义 | 第12页 |
·重金属的特性和危害 | 第12-14页 |
·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河流硅藻群落与重金属相关性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硅藻对重金属的生物吸附和生物积累 | 第16页 |
·硅藻对重金属的污染的指示作用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硅藻对重金属污染的指示监测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 第17-18页 |
·硅藻对重金属污染的指示监测的优势 | 第18-19页 |
·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舞阳河的地理概况和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20-32页 |
·研究区域地理概况 | 第20-21页 |
·喀斯特区域水系特点 | 第20页 |
·长江区域概况和水文特征 | 第20-21页 |
·采样点设置和研究方法 | 第21-32页 |
·采样点的设置及样品采集 | 第21-25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5页 |
·样品的实验室处理 | 第25-28页 |
·数据分析和统计 | 第28-32页 |
·重金属数据分析 | 第28-29页 |
·评价模型污染因子和参数的确定 | 第29-30页 |
·硅藻数据和重金属数据分析 | 第30-32页 |
第三章 舞阳河水体理化因子的研究 | 第32-41页 |
·舞阳河水体理化因子 | 第32-41页 |
·水体物理因子 | 第32-34页 |
·水体化学因子 | 第34-41页 |
第四章 舞阳河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饮水源健康风险评价 | 第41-46页 |
·评价模型污染因子和参数的确定 | 第41-42页 |
·水质量评价结果 | 第42-43页 |
·致癌物质评价结果 | 第43-44页 |
·非致癌物质评价结果 | 第44-45页 |
·不确定性分析 | 第45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45-46页 |
第五章 舞阳河硅藻群落的空间分布 | 第46-60页 |
·舞阳河浮游硅藻群落的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 | 第46-52页 |
·舞阳河浮游硅藻属种组成 | 第46-48页 |
·舞阳河中浮游硅藻种类组成与相对丰度 | 第48-51页 |
·舞阳河中浮游硅藻丰度 | 第51-52页 |
·舞阳河底栖硅藻群落的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 | 第52-59页 |
·舞阳河底栖硅藻属种组成 | 第52-55页 |
·舞阳河中底栖硅藻种类组成与相对丰度 | 第55-58页 |
·舞阳河中底栖硅藻丰度 | 第58-59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59-60页 |
第六章 舞阳河重金属与硅藻相关性研究及其指示属种初步筛选 | 第60-74页 |
·舞阳河浮游硅藻丰度与重金属相关性研究 | 第60-66页 |
·舞阳和浮游硅藻丰度与重金属相关性 | 第60-61页 |
·运用PCA分析舞阳河中总氮、总磷及重金属对浮游硅藻的影响 | 第61-63页 |
·浮游硅藻丰度与 Pb 线性回归分析及方程拟合 | 第63-64页 |
·浮游硅藻丰度与TP线性回归分析及方程拟合 | 第64-65页 |
·舞阳河浮游硅藻重金属Pb指示属种筛选 | 第65-66页 |
·舞阳河浮游硅藻丰度与重金属相关性研究 | 第66-72页 |
·舞阳河底栖硅藻丰度与重金属相关性 | 第66-67页 |
·舞阳河底栖硅藻与Cr、Hg线性回归分析及方程拟合 | 第67-70页 |
·舞阳河底栖硅藻重金属Cr指示属种筛选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讨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1 部分硅藻鉴定图 | 第78-80页 |
附录2 舞阳河浮游硅藻目录 | 第80-87页 |
附录3 舞阳河底栖硅藻目录 | 第87-105页 |
附录4 研究生参加科研及论文发表情况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