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6页 |
ABSTRACT | 第16-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1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8-24页 |
·现代化卫星导航系统发展背景与现状 | 第18-19页 |
·星载导航信号生成技术和高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需求 | 第19-21页 |
·高精度BOC信号接收技术需求 | 第21-23页 |
·课题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23-2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基于极坐标下幅相分离的导航信道分析模型 | 第24-25页 |
·基于线性信道模型的BOC接收机测距性能分析 | 第25页 |
·基于非线性信道模型的星上信号生成性能分析 | 第25-26页 |
·基于幅度分布及HPA特性的联合表项索引技术 | 第26-27页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27-28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8-31页 |
第二章 基于极坐标下幅相分离的导航信道分析模型 | 第31-48页 |
·引言 | 第31页 |
·导航信号传输模型 | 第31-34页 |
·导航信号发射信道模型 | 第32页 |
·导航信号接收信道模型 | 第32-33页 |
·导航信道全链路等效分析模型 | 第33-34页 |
·极坐标下导航信道的简化分析模型 | 第34-40页 |
·HPA的行为分析模型 | 第34-37页 |
·基于奇数幂级数分解的带通等效分析 | 第37-39页 |
·极坐标下无记忆型导航信道简化分析模型 | 第39-40页 |
·极坐标下记忆型导航信道简化分析模型 | 第40页 |
·导航收发信道相位噪声的传递模型 | 第40-47页 |
·PLL线性分析模型 | 第41-42页 |
·全链路相位噪声传递模型 | 第42-44页 |
·相位噪声对载波测距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44-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基于线性信道模型的BOC接收机测距性能分析 | 第48-81页 |
·引言 | 第48页 |
·线性信道模型下BOC接收机的等效分析模型 | 第48-52页 |
·BOC类信号特性分析 | 第48-50页 |
·线性信道下的BOC接收机分析模型 | 第50-52页 |
·基于线性信道模型的伪码跟踪精度分析 | 第52-63页 |
·理想线性信道下非相干早迟码估计器的估计精度 | 第52-53页 |
·任意线性信道下非相干早迟码估计器的估计精度 | 第53-54页 |
·码跟踪精度的信道敏感性分析 | 第54-63页 |
·基于线性信道模型的载波相位估计精度分析 | 第63-69页 |
·基于乘法估计器的载波相位估计器模型 | 第63-65页 |
·带通条件下载波相位估计的最优滤波器 | 第65-68页 |
·载波测距精度的信道敏感性分析 | 第68-69页 |
·BOC接收机伪距零值分析 | 第69-79页 |
·不同跟踪算法下的零值求解方程 | 第70-76页 |
·零值的信道特性理论分析 | 第76-77页 |
·BOC接收机零值偏差分析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四章 基于非线性信道模型的星上信号生成性能分析 | 第81-109页 |
·引言 | 第81页 |
·现代导航信号发射信道模型与性能评估模型 | 第81-93页 |
·恒包络调制的信号模型 | 第81-87页 |
·带通信道下恒包络调制衰减因子 | 第87-89页 |
·现代导航信号发射信道简化模型 | 第89-90页 |
·导航信号发射信道的评估模型 | 第90-93页 |
·基于HPA非线性模型的伪码测距性能分析 | 第93-101页 |
·仿真分析模型 | 第93-96页 |
·带外功率损耗性能分析 | 第96-98页 |
·相关损耗性能分析 | 第98-99页 |
·伪码跟踪误差分析 | 第99-100页 |
·仿真结论 | 第100-101页 |
·载波跟踪抖动的解析分析方法及极大值分析 | 第101-107页 |
·传统的包络变化衡量指标及其局限性 | 第101-102页 |
·理想带通信道下包络变化的功率谱密度 | 第102-104页 |
·基于解析分析模型的载波跟踪抖动极大值分析 | 第104-105页 |
·仿真结果和分析 | 第105-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第五章 基于幅度分布及HPA特性的联合表项索引技术 | 第109-137页 |
·引言 | 第109页 |
·星上导航信号发射的预失真技术研究 | 第109-116页 |
·星上导航信号发射信道特点 | 第110页 |
·线性化技术适应性分析 | 第110-116页 |
·基于幅度分布及HPA特性的联合表项索引算法 | 第116-131页 |
·基于查找表的数字预失真处理模型 | 第116-117页 |
·查找表函数的特性分析 | 第117-122页 |
·联合表项索引算法 | 第122-124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124-131页 |
·简易数字预失真验证平台设计 | 第131-136页 |
·数字预失真验证平台的硬件设计 | 第131-133页 |
·实测结果 | 第133-136页 |
·本章小结 | 第136-137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137-143页 |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 第137-142页 |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第137-139页 |
·论文研究成果的应用 | 第139-140页 |
·工程应用成果 | 第140-142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142-143页 |
致谢 | 第143-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56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56-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