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光纤光栅的概述 | 第10-12页 |
·光纤简介 | 第10页 |
·光纤光栅与光纤光栅传感器 | 第10-11页 |
·光纤光栅的金属化封装工艺概述 | 第11-12页 |
·化学镀概述 | 第12-14页 |
·化学镀的发展 | 第12-13页 |
·化学镀铜技术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原理及传感特性 | 第16-23页 |
·光纤光栅的传感原理 | 第16-17页 |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耦合理论 | 第17-20页 |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传感特性 | 第20-22页 |
·温度特性 | 第20-21页 |
·应变特性 | 第21页 |
·压力特性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光纤布拉格光栅预处理 | 第23-34页 |
·实验试剂 | 第23页 |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去保护层 | 第24页 |
·除油 | 第24-27页 |
·粗化 | 第27-28页 |
·粗化后热处理 | 第28-30页 |
·敏化和活化 | 第30-33页 |
·敏化 | 第30-31页 |
·活化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次磷酸钠还原化学镀铜工艺研究概述 | 第34-51页 |
·化学镀铜的基本原理 | 第35-37页 |
·化学热力学原理 | 第35-36页 |
·化学动力学原理 | 第36页 |
·次磷酸钠还原化学镀铜反应机理 | 第36-37页 |
·实验药品 | 第37-38页 |
·实验仪器 | 第38页 |
·正交试验设计原理 | 第38-40页 |
·次磷酸钠还原化学镀铜工艺研究 | 第40-43页 |
·次磷酸钠化学镀铜体系的镀液组分及作用 | 第40-42页 |
·正交试验的设计 | 第42-43页 |
·实验结果的测定方法 | 第43-45页 |
·镀铜层性能的检测 | 第45-46页 |
·结合力检测 | 第45页 |
·可焊性检测 | 第45-46页 |
·次磷酸钠还原化学镀铜各因素的镀沉积速度的影响分析 | 第46-50页 |
·次磷酸钠浓度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硫酸镍浓度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酒石酸钾钠浓度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温度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镀铜光纤光栅的温度特性的硏究 | 第51-65页 |
·镀铜光纤光栅稳定性和重复性研究 | 第51页 |
·镀铜光纤光栅的温度特性 | 第51-52页 |
·实验设计 | 第52-53页 |
·温度特性检测 | 第53-57页 |
·实验数据处理及温敏性检测 | 第53-57页 |
·化学镀铜光纤光栅波长的稳定性 | 第57页 |
·金属化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性能的改进 | 第57-64页 |
·化学镀内应力产生的原因 | 第58页 |
·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透射谱的带宽 | 第58-59页 |
·光纤Bragg光栅透射谱的损耗 | 第59-60页 |
·温度突变导致光纤Bragg光栅迟滞误差增大分析 | 第60页 |
·金属化光纤光栅的工艺改进 | 第60-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