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反式可转债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7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2页
  一、选题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2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一、国外反式可转债研究综述第12-13页
  二、国内创新资本补充工具综述第13-14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4-15页
  一、研究内容第14-15页
  二、研究方法第15页
 第四节 本文结构第15-17页
第二章 反式可转债的性质及其发展现状第17-27页
 第一节 反式可转债的基本概念第17-19页
  一、反式可转债的概念界定第17-18页
  二、反式可转债的基本分类第18-19页
 第二节 反式可转债的特征及基本要素第19-21页
  一、反式可转债的基本特征第19-20页
  二、反式可转债的基本要素第20-21页
 第三节 国外反式可转债的发展及现状第21-23页
 第四节 我国反式可转债的可行性分析第23-27页
  一、反式可转债在我国的应用可行性第23-25页
  二、我国反式可转债定价的必要性第25-27页
第三章 基本理论定价分析方法第27-34页
 第一节 基于B-S模型的定价方法第27-29页
  一、B-S模型基本理论第27-28页
  二、反式可转债定价的B-S模型第28-29页
 第二节 简单组合定价模型第29-32页
  一、基本思路介绍第29-30页
  二、反式可转债的组合模型定价第30-32页
 第三节 两种不同定价方法的比较分析第32-34页
第四章 模拟定价分析第34-40页
 第一节 模拟定价假设条件第34-35页
 第二节 模拟数据的选取与参数估计第35-37页
  一、数据选取第35-36页
  二、相关参数估计第36-37页
 第三节 模拟定价结果分析第37-40页
第五章 反式可转债的应用第40-49页
 第一节 反式可转债的应用意义第40-44页
  一、对投资者的意义第40-41页
  二、对发行人的意义第41-43页
  三、对金融市场的意义第43-44页
 第二节 我国反式可转债发展展望第44-46页
 第三节 促进反式可转债推出的相关政策建议第46-49页
第六章 结论第49-52页
 第一节 论文总结第49-50页
 第二节 本文的局限和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本人在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RAROC的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商业保理的风险及其防范控制